董啟玉
摘 要:語文教學作為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運用祖國文字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寫作質量,得到了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支持。但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還是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方面還是存在寫作能力無法提升、寫作內容空洞無趣等現象,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的。而情境教學的應運而生,就使得這一現狀得到一定的改善。
關鍵詞:巧妙開展;語文;情境教學;提升;寫作質量
小學語文是一門語言理論與學習應用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小學語文在教學內容方面接近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而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素養,并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應用情境教學不僅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去感受文章美、感知美,從而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質量。本文就語文教學的現狀,提出了幾點可行性的措施,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希望本文提出的一系列運用語文情境進行的寫作教學策略可以為廣大小學一線語文教學提供必要的參考。
一、多種途徑喚醒記憶,再現教學情境
所謂情境教學法其實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利用一定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回憶中體會當時的情境狀態和心理特征,然后把這種特征和狀態更好地運用到寫作中去。因此,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并從小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出發引導學生從自然界或者從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進行素材的收集,情景的搜索,并在此基礎上獲得情感體驗,然后再把這種情感體驗帶入對事物的思索,最后再把自己意境的內容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從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寫作質量,使學生的創作內容更具有真實性,更富有生活化特性。比如,在布置《我與父母一件難忘的事》作業時,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想一想,最近跟父母有沒有發生一件印象最為深刻的事情?這件事情為什么會發生?經過這樣的引導,可以喚醒學生的記憶,在腦海中再現當時的情境,當學生對以往經驗進行回顧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先用口頭表述的形式表達出來,采取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對事件的整體產生更加清晰的思路。學生在語言表述的基礎上再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將已經成型的思路落實到紙筆上,使得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具有靈性,并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教師可以通過PPT給學生展示出與生活相關的照片,或者相關視頻,以便于讓學生陷入深深的遐想,從而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不足之處,有特定情境的圖片做引導,可以使學生的想象更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使學生可以想到更多的材料和情境,以便于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保證作文質量。
二、注重語言文字的積累,精彩描述情境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性來看,由于小學生都處于一個活潑亂動、好奇心較強、向往自由的階段。在進行寫作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限制學生的創新思維,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改革與發展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就教學內容展開相應的教學模式,以便于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寫作質量。比如,在教學有關于《春天》的寫作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快速引導學生進入相關話題,只是簡單地給學生觀看一些圖片和視頻,然而這樣的教學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陷入應試教育的困境,出現“揠苗助長”的教育誤區。為了要提升寫作質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讓學生去觀察春天的景象、植物以及天氣,在真實情境中去感受春天的氣息,使寫作的教學形式不拘泥于課堂,使學生走出課堂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從情境體驗的角度獲得更多的寫作靈感。這樣既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素材,還可以讓學生親自去感受自然,從而讓學生寫出真實情感的文章,更能打動人心。而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將情境教學有效地應用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既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小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所以,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教學內容合理地對情境教學加以利用,以便于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課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寫作能力,同時還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并幫助學生創作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進而提升寫作質量,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相信這種全新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思路一定會給小學生提供耳目一新的寫作新體驗!
參考文獻:
[1]朱建軍.中學語文課程“讀寫結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王天馬.小學高年級活動作文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