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艷
摘 要:數形結合思想就是實現“數字”和“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能夠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直觀的、可視的具體類型。對于小學生數學教學來說,引入數形結合教學法高度契合了小學生學習的可接受能力。首先分析了數形結合思想的意義,其次探討了具體的數形結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形結合
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作出了新的要求和改變,注重小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動經驗的“四位一體”教學。這種教學理念的改變本質上是從關注學生知識獲得的能力到關注學生思維方法訓練的轉變。數形結合思想與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理念有很大的相似性,其運用的根基在于學生基礎知識和思維訓練的有機統一。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認為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要循序漸進、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思維意識的培養。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來說,數形結合教學思想有以下幾點意義:
1.適應小學生群體特征
小學生大多處于6~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學習能力和事物接受能力都處于一個可塑時期,還存在許多不穩定的現象。數形結合思想教學就是將數字轉化為圖形,將圖形轉化為數字,符合小學生接受能力的階段性特征。
2.鍛煉了小學生思維
數形結合思想是抽象與具體之間的相互轉化、相互變通,這種思維方法的訓練能提升小學生認清抽象事物的能力和信心,使學生能自覺地將抽象性概念與具體的實物形態相聯系。
3.提升了小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數形結合既可以說是一種思維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方法。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使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化為熟悉的、容易理解的數字關系,易于小學生深入理解題目的關鍵知識點,能夠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二、數形結合具體教學策略
在小學數學中引入數學結合的教學理念,首先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數形結合思想教學成功的前提是小學生能夠對基礎知識的融會貫通,具備基本的運算能力。二是數形結合思想針對的是小學高年級群體,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不適宜運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因為低年級學生基本的知識還不儲備。三是數形結合思想的精髓在于特殊性而不在于普適性,也就是說不能任何數學題目都可以運用該思想,這種思想有其特定的題設環境。對于數形結合與數學教學的交融性分析,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索。
1.理念先行,意識轉變
對于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首先是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即從重知識教學到重思維訓練教學的轉變。思維訓練的層次要高于知識教學的層次,它是建立在基本知識點掌握的基礎上的。因此,小學教師要認識到教學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多少的數學知識的問題,更是為了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為此,筆者認為教師應做到理念的先行,一線教師是最有話語權來表達他們對教學的看法和想法,要緊密結合教學經驗做到理念的轉變,重點培養小學思考能力。
2.熟練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
小學數學教師應熟練地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大綱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基本立足點和標桿,熟練掌握大綱有利于教師教學的靈活性發揮。只有吃透了教學大綱,教師才能將數形結合思想與教學實際緊密聯結。同時還應仔細揣摩數學教材的內容。數學教材內容是經過許多專家不斷的修改、論證而得出的,因此,教師在備課之前要揣摩教材的“隱性”內涵,領悟教材中經典題型。只有熟悉了教材內容,才能靈活地將課本例子與數學思想緊密銜接,避免例子生搬硬套的機械性。
3.“數”與“形”的有機統一
數形結合思想是“數”與“形”的有機統一,它并非割裂二者之間互動的單向關系,而是“數”與“行”的靈活轉化。“以形助數,以數解形”是貫穿數學結合思想的兩條主線,以此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抽象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教會學生將一些數字應用性問題轉化為圖形問題,加深解題的直觀性和理解度。同時也應該讓學生學會將圖形問題轉化為數字問題,從而使抽象復雜問題得到簡化。比如,數學應用題中求花園面積的時候可以建立幾何圖形,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畫出題中圖形,標注相應的已知變量,通過對圖形的觀察可以直觀地理解到未知變量的求解。
數形結合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最基礎的數學思想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該思想重點在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的訓練,以求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形結合思想在與數學教學銜接過程中,要重點教學“數”與“形”之間“怎樣轉化”和“為什么這樣轉化”的問題,以求學生能夠發現數形結合思想的本源性思維。同時,在數形結合思想教學中還應注意到該思想教學的特定題型,不能將各種題型機械地代入該思想,這樣只能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袁婷.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5.
[2]孫紅梅.數形結合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Z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