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以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技術系為例,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實踐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銜接,依托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構建實踐體系,切實提升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的質量,校企合作強化師資培養等,以專業教育為抓手,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 專業教育 創新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C-0026-02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和扶持大學生創新與創業,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創新創業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種教育觀念和教育形式,是適應經濟社會和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學理念與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思維、能力和人格的高素質新型人才,其兼顧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并以創業教育為重點,注重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在日常教育教學的基礎上,以專業教育為抓手,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技術系在這種大背景下,根據系部學生的專業特點,以專業教育為切入點,結合專業技能的培養,加強創業技能的培養,以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平臺,大力推進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為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有力保障,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一、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仍然受諸多問題的限制,具體表現為人才培養方案和創新創業教育融合不夠、創業導師精英少、創業孵化基地成果少、創業競賽價值小、創業教育成效低等。由于高職院校各自的辦學理念、師資結構水平、教學管理模式等存在差異性,而且目前各高職院校普遍都還沒有形成較為系統、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管理模式,因此普遍而言,各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普遍較低。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技術系在大力推進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著重以推進專業教育為抓手,結合各專業的特點,依托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的資源,著力開展并落實教學改革,結合各專業能力的需求,完善專業課程標準的制定,關注學生專業技能從零基礎向熟練操作能力的提升進階,關注學生各專項技能的綜合運用與學習的物化,在滿足基本能力教學的基礎上,設置開放性創新教學項目,由學生自主設計并完成實踐內容,即將創新思維融于專業教學的始終,為學生創新設計保留余地,激發學生的創新積極性,從而達到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就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
二、以專業教育為切入點,加強創新創業教育
(一)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強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在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創新創業教研室的指導下,創新創業專業課教師結合機械與汽車技術系學生的具體實際,深入行業企業,制訂和完善相對完整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每學期還根據行業企業的發展動態,邀請校內外專家、行業企業代表共同討論,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技能。
對全體學生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并納入學分管理。目前,我們面對全系學生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日常教學中,還開設有關創新創業教育的慕課、視頻公開課等開放課程,讓學生多方式參與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更全面的創新創業的學習和指導。此外,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廣泛開展啟發式、參與式教學,并不斷推進考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加強實踐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銜接,豐富學生創新創業知識與體驗。在教學中增加市場調研、企業參觀、企業見習、企業頂崗實踐、企業實習等,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每學期組織專業學生深入校企合作企業進行參觀、見習,通過學生和崗位的“零距離”接觸,增強他們對行業、企業、崗位的認識,提升對崗位的熟悉度,進而培養學生對崗位的創新意識。這樣,通過在教學中逐步推進創業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效銜接,學生有了更直觀的創新創業體驗,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創業知識。
此外,我們還邀請校內外法律專家舉辦有關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講座,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學生在今后的職業成長中有較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覺性。
(三)依托校內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構建實踐體系,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技能。在校外,與校企合作單位、創業校友企業共建創業教育基地,每學期組織學生在企業開展創業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創業技能。在校內,依托在學院大學生創業園建立的“廣職汽車美容之家”創業孵化基地、在現代制造技術實訓中心建立“智創空間”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按照“平臺化依托、社會化實踐”的思路,完善校內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建立創業教育實踐體系。每學期按照專業學生的特點,分批次組織他們到校內外創業孵化基地進行創業訓練、指導他們進行創業實踐等。
(四)切實提升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的質量,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教育與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是緊密相連的,如何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如何指導他們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在實際中培育就業崗位創造者,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提高就業創業指導老師提升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的質量。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開始,可以通過專業體驗和相互認識的“破冰之旅”開始做好指導工作,在專業體驗和相互認識的互動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創業意識。同時,在整個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校內老師和校外的指導老師共同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幫助他們認識自己、認識崗位,規劃自己的人生發展,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激發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業。此外,每學期還可以通過創業課程和邀請校內外專家到校免費開設SYB創業課程,以課堂實驗訓練形式提高學生職業選擇能力,讓學生在課堂訓練中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意識。
(五)校企合作強化師資培養,為創新創業工作提供保障。在原有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每學期邀請行業企業專家學者共同討論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堅持以先進的教育理念來指導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繼續優化專業結構,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不斷改進。每學期選派一些教師深入校企合作企業頂崗鍛煉,參與企業經營實踐,讓教師在企業中“回爐”,有力提升了專業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技能,培養教師的創業教育教學水平。老師們通過到企業“回爐”將最新的理念應用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較好地培養了學生創新創業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水平。此外,機械與汽車技術系還邀請往屆創業成功的校友、企業技術總監等到學校擔任兼職創新創業導師,兼職創新創業教師因為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專兼職的師資隊伍,也有效地促進了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
三、成效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技術系將日常的專業教育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有機融合,通過構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將創新研發項目融入課程的日常教學當中,增設創新創業教學模塊,大力推進創新創業實踐工作的開展。在日常的專業教育教學中,教師團隊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自我探索。學生依照項目開展任務式的學習討論,通過團隊共同努力,共同探討,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之后進行總結提煉等來學習新的知識、鍛煉新的技能。這種教與學的過程,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較好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近年來,廣西職業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技術系在創新創業教學成果上也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大賽廣西賽區選拔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第二屆廣西大學生創新創業優秀成果展示會獲自治區“創新成果獎”1項;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治區級比賽三等獎1項;南寧區第七屆數控技術大賽(校企同臺競技)二等獎1項等。此外,師生共同申報專利26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項,實用新型授權10項,學生專業基礎技能方面整體有了較大的提升,為他們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一些畢業生當中也出現利用專業技能、發明專利等進行創業的良好局面。
目前,我國還處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起步階段,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是一個需要長期深入探索的課題。我們在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在專業教育的基礎上繼續打破專業局限,加大跨專業合作力度,加強聯系行業企業,加大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的力度,提升創新服務社會的能力等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畢佳潔,李海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分析[J].文教資料,2011(4)
[2]張皓.高校如何提高創業教育有效性的探索[J].科技展望,2017(5)
[3]吳青松.淺探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高教學刊,2016(23)
[4]文豐安.我國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理性審視研究[J].成才之路,2016(18)
【作者簡介】唐承娥(1983— ),女,廣西玉林人,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大學生就業創業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電氣工程等。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