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建
【摘 要】數學,作為一門小學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學科之一。小學階段是學生開始對數學較深入學習的重要啟蒙階段,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能讓學生更深入地掌握所學知識,避免學生成績出現嚴重地兩極分化現象。本文就針對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上的分層教學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分層教學 教學分析 建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49
分層教學體現了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學主張,在教育改革的當今時代,分層教學可以讓我們的全體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下面就是對分層教學的相關分析及建議。
一、分層教學的相關簡介
(一)分層教學是什么
所謂的分層教學就是通過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等綜合因素,將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分類,分為“I類、II類、III類”三類,再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教學、分層練習的一種教學的模式。
(二)分層教學有著什么樣的好處
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學生。并且,不同的學生有著高低不同的理解能力以及對于知識的接收能力。每一個班里都存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也存在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針對這種普遍的現象,如果我們教師采用分層教學,不但可以兼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減弱班級中成績的“貧富差距”,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對于剛進入數學起步階段學習的小學生而言,采用分層教學不但不會削弱他們對小學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他們今后對數學的深入學習。
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想把分層教學做得更出色,首先需要了解我們自己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把學生的分層分的更好。而我們教師去了解學生的過程中,需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也可以讓我們與學生間的關系更近一步,同時也給予學生一個和老師交流的機會。
二、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實施分層教學
(一)分層備課,設置分層提問
針對學生能力的不同,教師首先需要的就是分層備課。在備課中需要注重問題分層地提出,達到解決不同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讓班級里每一名學生都能掌握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比如說,我們在備課準備講解小學數學應用習題的時候,當遇到這樣的習題:“有濃度為2.5%的鹽水800克,為了制成濃度為4%的鹽水,需要蒸發掉水的重量為 克”。對于這種類型的試題,有的學生做起來會覺得很困難,但是對于有的學生而言,他們覺得很容易就能解答。當我們在評講這類試題時,我們需要采用分層遞進的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逐一地回答問題,一步一步地去理解試題的含義,懂得如何去做這類題。對于這個題,我們可以設置的提問便是:第一,鹽水的組成是什么?第二,一杯鹽水需要做怎樣地處理可以讓鹽水的濃度變高?第三,通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變鹽水的濃度時,其中不變的量是什么?通過讓學生逐個問題回答,讓那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跟上我們上課的節奏,這就是教師在分層教學中應當注意的分層提問,讓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能懂得我們所講解的知識。
(二)在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分層
對于同年級同班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掌握能力是有差別的,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上注重教學目標的分層,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分層次的對課外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學有所用,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要求。
(三)課后作業的分層布置
我們的小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他們所接收的知識程度必然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教師在作業的布置時要注意分層布置,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享受到做對試題帶來的成就感,享受通過學習帶來的收獲感。當然,我們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對學生的綜合評價不是單一靠考試的成績所決定。我們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可以不僅僅是做練習試題。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來給他們布置作業。比如,有的學生比較外向,他們在課堂上會表現得很活潑,對于這類學生,我們可以給他們布置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作業,讓我們的小學生養成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通過自己去實踐來得到最終答案,不要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老師或者爸媽求助。還有一類學生,他們的性格會比較內向,在課堂上他們不會大膽地去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也不像上一類學生那樣活潑、愛動。如果給他們布置一些實踐性較強的作業,他們無法完善的完成,這樣不但不能鍛煉我們小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本是培養小學生對事物產生興趣的重要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這會影響他們以后在這個方面地深入發展。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注意分層布置作業,在保證學生掌握教學目標所要求的基本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也試著去改變學生內向性格,讓班級里每一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在實施分層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方面
(一)分層準則要公平,不要公開化
分層教學有著諸多優點,但是如果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時,不注重對學生公平分層準則。這樣的分層必定達不到預想的分層教學帶來的效果。而且這樣的分層沒有實踐的意義,可能還會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某種想法。除了建立公平的教學分層準則,教師還應當注意的就是,不要在學生面前公開的提分層。在學生面前公開的提出分層教學,不僅讓學生心理產生陰影,還會讓家長覺得不服氣,家長也并不愿意花著和I類同樣的費用,自己的孩子受到的卻是III類學生的對待方式。雖然教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也沒有要歧視哪類學生,但是在家長和學生心中,他們并不會這樣去想。當我們在布置分層作業時,不要布置的過于明顯,可以采用多布置幾個作業,讓學生去選擇其中幾樣作業。
(二)層次需要更新,不要長期固定
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分層教學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在學習上的學習進度,學習能力上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如果此時我們的分層還一如既往的話,就沒有跟上學生進步的潮流。這樣也不能完善的體現出分層教學的好處,所以教師在實施分層教育的時候,要注意學生已有的分層不能固定不變,需要定期更新。
總之,班里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掌握好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這就是教師教學中最大的收獲。然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就有著這樣的功效。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分層教學,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