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肖露 楊蔚華



摘 要:將慕課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地方高校教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結合地方高校的教學環境、教育技術和教學對象等,以機械制圖為例,從微視頻知識點結構圖設計、教學設計、教學互動等探究如何實現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以期為地方高校一線教師的實際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慕課;混合式教學;機械制圖;教學設計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7-0088-03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ill provide new thought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object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takes mechanical draw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realize the blended teaching based on MOOC from the structure diagram design of micro-video knowledge point,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interaction,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actual teaching of front-line teachers.
Keywords: MOOC; blended teaching; mechanical drawing;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一、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現狀
機械制圖課程是機械工程大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技術基礎課,它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也是后續其他專業課程學習的紐帶和重要環節,是新生接觸工程類的第一門課程。由于學時壓縮,內容增加,大部分院校都把原來習題課刪掉,但事實上習題討論與指導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故機械制圖成為不少新生頭疼的一門課程。其次大一新生在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差異都很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坐在同一個課堂,學習同樣的內容,很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隨著慕課的興起對傳統課堂教學帶來挑戰和沖擊[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為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機遇。混合式教學是把網絡在線開放課堂和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兩者優勢相結合,實現慕課與線下課堂的深度融合[2],這種教學理念有利于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將基礎理論的內容主要放在線上教學,線下實體課堂主要進行內容深化和習題指導。而且學生在線學習可不受時空限制,自己掌握學習進度,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
二、在線教學系統設計
慕課呈現出明顯的“三小”“四大”“五開放”的特征與優勢[2],為在線教學提供了多維度教學課程平臺。
(一)微視頻知識點結構圖設計
在線教學需要技術支撐,但更強調教學內容設計,其設計關鍵在于微視頻的知識點設計。在知識點結構圖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機械制圖的圖形性、基礎性和工程性,并突出教師授課與學生探究的相結合[3]。首先要對課程內容進行知識單元化,將課程重點和難點碎片化,并以各種工程實際問題為導向來梳理課程知識點,其次分析各碎片化知識點間的相互關系,并將其歸納成為一系列可以獨立學習的知識群,最終構建為知識點結構圖。例如立體的投影中平面與平面立體相交一節,在工程實際問題是要解決平面立體被切割后的投影圖如何繪制,我們把它分解成單一平面切割和多個平面切割,在多個平面切割中又分為切口和穿孔兩類,這樣以工程實際問題為導向分解知識點,學生更容易接受和學習[4]。如圖1知識點分解圖。
(二)在線教學系統建設
在線教學系統是為了改善傳統教學中的種種弊端,提供豐富的課程學習內容和多樣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時時學習,從而確保在線教學系統能夠滿足學習者的實用、易用和想用的直接需求[2],同時充分利用教師的引導作用,讓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更加密切。
在線課堂以知識點結構圖為基礎,組成一個多線程的在線課堂教學體系,以滿足不同基礎的學習者。根據現有網站技術情況開發了在線課堂教學系統包括課程導學、在線微視頻(微課視頻、案例精講視頻)、互動欄目(包括在線測試、作業發布、在線作業提交、論壇)等子系統,實現由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網上資源子系統分為課程資源和拓展資源模塊。課程資源模塊包括各種知識點相關的電子教案、實踐指導(包括計算機上機指導、試卷集、習題及解答等)以及其他教學資料等,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課程資源。拓展資源模塊是通過教師以及學習者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源分類(包括鏈接優秀教學視頻和公開課網站,2D、3D工程圖及國家有關機械標準,其他教材習題及解答等)上傳到系統中的,如圖2機械制圖課程在線平臺。
三、混合式教學實踐
混合式教學設計應從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應轉向探索學生應該學什么、怎么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從課堂講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導學者和助學者[5]。在教學設計中,吸收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6],嘗試將慕課與線下課堂的教育方式進行深度融合[7],提供更符合個體需求、更關注學習成效的學習歷程。如圖3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框架圖。
(一)在線課堂教學
混合式教學過程一般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基礎理論信息傳遞部分主要采用在線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根據個人具體學習情況,通過導學,在網絡課堂上選擇適當的學習資源,自定步調,在線下課堂前完成基本知識點的架構,并通過網站的測試題自測(由于網站平臺不支持在線繪圖功能,試題以選擇、填空、判斷題為主,繪圖題主要由自編出版教材中的習題集給出),找出問題查漏補缺。對于自學時未掌握的知識點,通過互動系統進行互動交流與解答。對于個別學生遇到的難以解決的困惑,也可以通過QQ、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實現課外個性化學習指導,從而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
在線互動子系統包括網上答疑和網上論壇模塊。在網上答疑模塊中,教師采用在特定時段進行生生、師生互動。學生提出疑問后學生們進行討論,教師則在線進行補充解答,或者通過網上提交問題,然后由教師統一網上或線下課堂回答。
(二)線下課堂教學
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起到積極引導作用,考慮以學生為中心,靈活應用異步教學和同步教學[5],達到線上和線下學習的無縫連接,構建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使得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線下課堂教學通常采用四步驟:
上課——討論——總結——練習
線下課堂首先由教師通過課前對學生在線學習的了解,對其重難點進行講解,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將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與指導,最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
1. 課堂內化環節
線下課堂以研究性教學法與課堂討論為主,其他教學方法靈活應用。教師通過課前對學生在線學習效果評價和了解,精心篩選課堂教學內容,擇其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學生在前期在線學習中遇到的典型的學習難點,采取以問題為導向、以綜合素質為目的,引導學生將在線學習的知識點應用到繪圖、讀圖和創新設計實踐中,而不是死背幾個概念和做幾道題,為了考試而學習。
其次設計課堂內化的教學環節,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盡可能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根據課堂內容靈活采用四種形式進行教學。第一種是課堂講授,由教師對知識點進行邏輯梳理后,就同學們之前反映的疑難問題請已掌握同學介紹自己學習體會,教師進行點評和啟發。第二種是分組討論。由教師根據全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組,由組內同學進行討論和互助學習,教師觀察同學們的討論和解決問題的情況,并介入解決本組疑難問題。第三種是課堂訓練,從自主出版習題集里選出部分習題,讓學生課堂做作業,由教師指導或學生間討論完成。第四種上機實踐,對于計算機繪圖,采用首先在線基礎理論學習,然后學生上機操作,教師指導與學生互助學習。
采取混合式教學,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了學生學習過程的自覺管理,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高。
2. 充分發揮教師在互動中的作用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機械制圖課程是在大一新生中開課,學生習慣了中學填鴨式的教學,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教師的引導尤顯重要。要求教師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熟悉多種教學法[8],引導學生自覺地、自主地探索知識,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
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一般采用五個步驟:
教師引——學生想——教師導——學生議——教師講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其次要善于在關鍵處點撥,交由學生們去討論,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就重難點進行總結與歸納。
在互動中教師的評價亦很重要,它會使學生有積極的表現和有愉快的情緒體驗。教師應緊緊抓住評價語言這一法寶,使被評價的學生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促進學習興趣的提高,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要真正讓評價語言發揮應有的魅力,除了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之外,更需要教師擁有良好的心態,用耐心與真情關注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
3. 學科競賽鞏固教學成果
為鞏固課程的教學成果,將傳統和現代成圖技術有機結合,融合專業基礎知識,培養工程意識和基礎的設計能力,促進大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制圖教學團隊每年組織一次全校性的先進成圖大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學生學好制圖的興趣。同時從大賽中選拔優秀學生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再選拔突出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先進圖形技能與創新大賽,學生通過參加學科競賽培訓,不僅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學生加強了自信,為后續的機械創新大賽、專業課學習和考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僅2016年,我校多名學生參加全國比賽,獲得機械類團體一等獎、工業產品設計團體一等獎和個人單項獎的好成績,個人獲獎率100%。
四、結束語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有效凸顯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等,也適合地方高校基于慕課的應用,是地方高校開展慕課教學的重要途徑,隨著混合式教學理論的不斷成熟,以及慕課平臺的不斷完善,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必將在高校的教學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顧小清,等.MOOCs本土化訴求及其應對[J].遠程教育雜志,2013(5):3-11.
[2]謝貴蘭.慕課 “三大”“四小”“五開放”的特征與優勢[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12):57-58.
[3]王靜,等.研究性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探討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2):57-58.
[4]王靜,等.機械制圖[M].華中科技出版社,2016,8.
[5]老松楊,等.后IT時代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9):6-8.
[6]田愛麗.美、加、新、澳基礎教育領域慕課和翻轉課堂進展研究創新人才教育[J].2014(3):75-79.
[7]陳然楊成.SPOC混合學習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5(5):43-47.
[8]余文森,等.有效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