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婷
摘要:聲樂演唱是音樂表演中重要的科目之一,給聲樂作品伴奏更是一門專業性學科。聲樂表演是以聲樂作品為基礎,以人聲傳達作品中思想情感的一門藝術,而聲樂作品伴奏是最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兩者是密切不可分離的。現針對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及培養彈奏鋼琴伴奏能力進行討論。
關鍵詞:聲樂演唱表演 即興伴奏技巧 音樂美學 情感表達
一、如何演唱好一首聲樂作品
情感是歌唱的生命,聲樂藝術在諸多藝術中情感因素最為突出。如果說聲樂是情感藝術,沒有情感的歌唱就不是聲樂藝術。所以演唱者運用一些手段和技巧有效的表達歌曲的思想和情感是歌曲表達不可缺少的藝術素養。
聲樂演唱方法,①美聲唱法:以音色優美,富于變化;聲部區分嚴格,重視音區的和諧統一;發聲方法科學,音量的可塑性大;氣聲一致,音與音的連接平滑勻凈為其特點。②民族唱法:我國民族傳統唱法上常提到“字是骨頭,韻是肉”、“字領腔行”,民歌風格的歌曲帶有濃郁的地方音調,在演唱時如能用方言更能表達其內容與色彩。③通俗唱法:特點是聲音自然,近似說話,中聲區使用真聲,高聲區一般使用假聲。很少使用共鳴,故音量較小。演唱時必須借助電聲擴音器,演出形式以獨唱為主,常配以舞蹈動作、追求聲音自然甜美。④原生態唱法:主要特點是完全用真聲唱,接近生活語言,輕柔自然。強調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時有意借助電聲的音響制造氣氛,所以很注意話筒的使用方法和電聲效果,除了了解各種演唱方法,要想唱好一首完整的歌曲還要做到對作品深入的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演唱情緒、歌詞含義、運用哪種演唱方法等。
二、鋼琴伴奏在聲樂作品中的作用
鋼琴伴奏是為演唱服務的,獨立為一首聲樂作品編配伴奏得做到以下幾點:
(1)鋼琴技巧:有一定的鍵盤基礎,鋼琴技巧絕不等于伴奏技巧,二者有本質的區別:鋼琴技巧是以機械練習為主來再現樂譜內容的,而伴奏是以創造性的勞動完成歌曲伴奏的任務,使之成為與歌曲相輔相成的整體。
(2)和聲基礎:即興伴奏屬多聲部范疇,當然需要和聲基礎。和聲選擇要根據具體的作品需要來考慮,處理好排列法,連接法,省略音,功能性,色彩性,節奏感,表現力及和弦的結構與和弦外音,和聲風格等等。這在和聲練習中有固定的規則,而在實際應用當中又是很靈活的。
(3)伴奏類型:伴奏音型是指和弦進行在伴奏中的具體表現形態。它是展現內心和聲思維活動的載體。伴奏織體是指伴奏中旋律、和聲、低音三個層次的縱向組織形態與橫向運動形態,是伴奏的綜合表現手段。掌握了一定的鋼琴基礎,和聲基礎,就要用一定的形式進行陳述。伴奏音型就是和聲基礎應用到具體作品中有規律的陳述形式,而這個形式是否恰當,怎樣才能恰當,應當有一定的根據。如鋼琴的性能,伴奏音型的特點與表現力,演奏方法,以及伴奏者現有鋼琴技巧的水平,應用能力的水平等等,伴奏效果的好壞,除了和聲效果以外就是伴奏音型的應用了。因此,創造性的選擇好,設計好伴奏音型是彈好即興伴奏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4)歌曲分析:對歌曲體裁,形式,曲式,內容的分析,是能否恰當選擇和聲,伴奏音型的根據,就和聲而言,調性的明確,半終止,終止的確定及和弦結構,和聲效果,風格是否與歌曲內容相統一,都是通過對歌曲的分析來確定的。伴奏音型的選擇也是要依據對歌曲的分析,一首優美的抒情歌曲和一首堅定有力的進行曲,二者的伴奏音型肯定是不同的,就是同一首歌曲在每一樂段之間以及從呈示發展到高潮再現的處理也是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因此,從伴奏的需要出發,對歌曲進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伴奏音型的選擇與應用更是不能缺少的一個主要環節。
(5)綜合應用能力:綜合應用能力是指鋼琴技巧,和聲基礎,伴奏音型,歌曲分析四個方面的綜合以及即興的編配,與演唱者的合作,藝術實踐經驗等內容。這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是能否彈好即興伴奏的關鍵。即興伴奏與即興演奏又有所不同,即興演奏雖然有時按照某個指定的主題進行,但它往往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度。
三、對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
第一文化修養, 李斯特曾說過:一切藝術都是開在枝葉繁茂的知識之樹上的鮮艷的花朵。這句話告訴我們:學習藝術不能只有高超的演唱、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文化底蘊才能深入的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第二理解歌詞,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明確主題思想是演唱好聲樂的作品的前提。第三編配合理的伴奏,常見有兒童歌曲、進行曲歌曲、舞蹈類歌曲、抒情歌曲、中國民族調式歌曲等伴奏。先對歌曲的類型進行分析在編配伴奏。
四、音樂美學
音樂美學簡單的定義為:音樂美學是美學的一個分支,運用美學的原理與方法來研究音樂中的美學問題,使之具有美學的品格。
音樂美學可以通過音調和節奏的特征模仿來描述音樂的抒情和敘述,也可以理解音樂和美是分不開的。音樂與文學聯系非常密切,作曲家為了達到表現文學過程的目的,常用一些富有個性的音樂主題象征人物或事件。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多掌握一些音樂美學是很有必要的。
五、高校開設聲樂作品伴奏課程對藝術實踐的重要性
我們的學生從小開始學習彈琴,彈的都是專業的教材,比如《拜厄》、《湯普森》、《車爾尼》等系列教材。教材上編寫的指法、連線、跳音、左手伴奏等都是現成的,那么通過老師的講解學生知道了那個手是主旋律那個手是伴奏,每個的樂曲的表現等都需要老師來講解。等有了一定的鍵盤基礎在加上簡單的樂理、和聲知識就可以加即興伴奏方面的知識了。把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到實踐中,學習伴奏織體、和聲走向就可以彈奏即興伴奏了。在社會實踐中為聲樂作品伴奏是較為常見的,學好鋼琴即興伴奏的是非常重要的,在結合聲樂演唱的一些方法就會演奏出一首較為成功的作品來。例如本人教學中就遇到過這樣的一種情況:某個學生是299水平,她在給同學伴奏時只關注自己彈的,沒有處理歌曲的情感,前奏進主旋時也不分明,使演唱者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歌唱,往往都是合不上。還有就是歌曲從頭至尾沒有強弱,平平淡淡的使演唱者沒有激情,這些細小的地方都應該重視。希望每個學習音樂專業的大學生都應該重視聲樂作品伴奏這門課程的學習,因為這門課程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