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瑤 李典
【摘要】當前我國的現代藝術設計領域的發展比較迅速,招貼設計就是比較重要的設計內容,招貼設計過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將招貼設計和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結合就顯得比較重要。本文主要就招貼設計的發展現狀和招貼設計的表現形式加以闡述,然后結合實際,對招貼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的重要性以及具體體現詳細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有助于招貼設計的整體水平提高。
【關鍵詞】傳統文化;招貼設計;發展現狀
1.招貼設計的發展現狀和招貼設計的表現形式
1.1招貼設計的發展現狀分析
從近些年的招貼設計的發展狀況來看,有著很大的進步,但是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尤其是在對新技術的應用下,在表面上的技術進步也造成了文化內涵的缺失。圖形設計的表現語言比較生動直觀,和當前人的節奏比較符合,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以及訓練方法的運用方面,對招貼設計的寫實風格也有著改變。在具體的圖形運用過程中,所帶來的畫面形式感以及現代感比較強,但是在民族文化的融入層面就有著諸多的不足[1]。
1.2招貼設計的主要表現形式
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應用,招貼設計領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設計的形式上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招貼設計的表現形式比較多樣,其中繪畫就是比較傳統的表現形式。繪畫招貼是比較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個性化的視覺語言。例如比較注明的切瓦斯特就是比較注明的漫畫師招貼設計大師,在其招貼設計的內容是哪個,看著比較隨意,但又有著不可復制的表現力。
再者,招貼設計表現形式中,在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下,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招貼設計表現形式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運用制作招貼作品,在數字化的特征上就比較鮮明,并能方便的儲存,營造出豐富性的視覺效果。
另外,招貼設計的表現形式中的攝影也是重要表現形式。在攝影技術的迅速發展下,其真實可信以及有著很大吸引力,從而受到各階層人的喜愛[2]。在通過攝影的方式進行拍攝圖片然后拼接,就能產生蒙太奇的設計效果,這是當前招貼設計當中比較重要的應用手段。
2.招貼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的重要性及具體體現
2.1招貼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的重要性分析
招貼設計過程中,能夠和傳統文化進行有機的結合就顯得比較重要,招貼設計是將圖形作為信息載體的一種設計藝術,在信息傳播的時候,也要能體現出藝術美感,采用藝術設計的形式進行表達。在當前的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背景下,諸多的招貼設計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在對文化內涵的融入方面沒有重視,使得設計作品缺乏靈動性。而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傳統文化比較豐富,這就需要將傳統文化和招貼設計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促進招貼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招貼設計一旦失去了傳統文化的支持,就失去了生命力,井傳統文化和招貼設計的有機結合,是對名族生命力的表現,這地設計藝術領域的發展也有著積極作用[3]。
2.2招貼設計和傳統文化結合的具體體現
招貼設計過程中對傳統文化的運用,要注重科學化的選擇。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圖騰是比較重要的內容,這是原始人相信某種動物以及和自然同自己的氏族有著血緣關系,從而成為氏族的保護神。龍則是最早的部落圖騰。在招貼設計過程中對圖騰文化的運用就是體現我國特色的一個重要表現。
例如:2001 年中國香港設計師劉小康設計的北京申奧海報,獲得芬蘭拉赫蒂市第十三屆國際招貼畫雙年展最佳體育招貼畫獎。招貼設計者選擇了一條騰飛的巨龍,從而彰顯出華夏民族的文化淵源,并能和奔跑的運動員形象進行疊壓,從而對中國人民的內在精神氣質以及和申辦奧運的決心進行了緊密結合,傳達了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4]。在這一設計中能夠將傳統的圖騰文化和前衛設計語言有機結合,這樣的設計就能給人一種親切以及新鮮的感受。
新奧運招貼設計
對招貼設計中的傳統文化的融入,就要充分重視轉化的方法運用。我國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藝術文化,而將傳統文化和當前的招貼設計進行有機的結合,就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兩者結合的時候,就要注重專戶,將傳統文化的本質能得以展現,將這些本質的元素和當前的藝術風格以及特征等進行有機的結合和有機的調整,這樣就能將傳統文化的本質內容得以鮮明呈現,也能對現代設計的需求得以滿足[5]。
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戲曲就是比較經典的文化內容。我國的戲曲類型比較多樣,在對戲曲的文化內容運用方面要能和招貼設計進行合理結合,如京劇的臉譜就是比較有特色的內容。臉譜是比較特殊的藝術形式,在臉譜中的不同顏色就代表著不同的人性格等,在對這些本土民俗文化符號的運用,就能對招貼設計的創新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暉. 淺談以“手工實驗”為主導的招貼設計教學實踐[J]. 包裝世界. 2016(05)
[2] 杜鳳霞. “花兒莊”招貼設計兩幅[J]. 藝術評論. 2016(11)
[3] 劉伽. 《溝通》招貼設計[J]. 大眾文藝. 2017(01)
[4] 高珊珊. 創意圖形在招貼設計中的魅力[J]. 美術教育研究. 2015(21)
[5] 康淑琴. “不能離”招貼設計[J].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16(01)
(作者但單位:沈陽化工大學工業與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