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娟
摘要:隨著創新型社會的逐漸發展,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要求也有所提高,通過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身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使得培養出的人才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分析了現階段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且研究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
近幾年,我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萬眾創新”的提出,使得我國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必須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學前教育專業在最近幾年發展迅速,主要因為目前我國民眾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學前教育。所以,如何在“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我國高校的主要發展方向。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進展并不順利,存在較多的問題,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同樣不容樂觀,主要原因就是傳統教育模式已經深入高校教育的教學核心,使其轉變觀念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還有就是我國學前教育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意識不足,缺乏一定的創新創業知識和經驗,在教學中若是用到相關的創新知識則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真正同時擁有專業學前教育知識和創新創業知識的教師較少,嚴重阻礙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進程。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經費不足也是導致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緩慢的原因。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仍然存在師資隊伍水平不足、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匱乏和落后的問題,使其高校不能形成一定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造成創新創業教育與正常的學科教育不能形成整體,進而無法與教育體系相融合,導致創新創業教育脫離學科專業教育的幫助,失去自身專業優勢的有力依靠。
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
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時,需要高校、教師、學生等方面共同努力,通過各界的努力,使得高校能培養出優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其實,創新創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意識,并且學生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尋找出適合自身的創新項目,進而進行創業實踐。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情況卻不容樂觀,還沒有實現創新創業型學前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
(1)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創新與創業教育平臺構建。近年來,我國的信息化發展逐漸加快,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也在逐漸提升,社會也越來越關注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要在全關范圍內掀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態勢。這個戰略的提出,是以我國社會的發展背景為前提,使得人才的培養能夠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常態。由于現在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稍顯不足,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工作,首先,在實際的學前教育課程授課過程中,可以開設與創新創業相關的輔助課程,教導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并且要求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使得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培養。其次,應該設立一門能順應社會發展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并且在之中巧妙的融人創新創業知識,使得培養出的學生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幫助學生能夠在社會中立足。
(2)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構建。眾所周知,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實施創新創業教育,可以使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擁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在教育教學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創新的實踐,也會提高其創新能力,創業型人才的提出是適應社會發展的主要措施,高等院校對人才培養的目的就是提升大學生的自身素質和專業能力,使其在今后發展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可以在社會中站穩腳跟。創業的原動力就是創新,所以,若是想想要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就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首先,根據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程度,進行分班,為不同程度的學生設立不同的創業項目,使得學生能有較好的創業體驗。其次,開展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活動,活動的內容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制定,使學生樂于參加。再次,舉辦模擬性質的創新創業競賽,并且設有獎勵,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加,并且能夠了解創新創業的過程,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總而言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國高校必須加快對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以此來滿足社會的需求。要想將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培養,不僅要求我國高校提供相應的便利,還需進行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的教師具備較高的創新創業意識,進而確保培養出的學生能夠具備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我國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