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彥鋒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中圖分類號:F24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5-000-02
摘 要 目前,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日益突出的社會性問題,養老水平已成為當前社會穩定的一大重要影響因素。在這一背景下,文化養老的概念被提出,這種新型理念的有效實施,能夠切實的保證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強調了老年群體在社會文化活動中占據的重要地位,是幫助老年人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途徑,能夠為社會穩定提供重要的保障,是符合當代發展趨勢與需求的進步成果。本文即以文化養老為切入點,分析新時期文化養老工作的意義、必要性、面臨問題及構建途徑等方面內容,希望能夠對文化養老的不斷深入改革產生一些促進作用。
關鍵詞 文化養老 養老方式 探索實踐
養老是當前社會十分關注的一個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我國老年人口逐漸增多,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基礎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滿足,精神文化需求逐漸被人們所關注。精神文化需求對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對于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的滿足,也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所以,文化養老概念的提出,是當前社會養老工作轉型的發展趨勢需要,是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可以更好的實現社會穩定,以利于順利度過老齡化社會。
一、文化養老的內涵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關于養老問題的探討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為更好保證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質量,提出了文化養老的概念。這種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中國原有養老文化基礎之上,所進行的創新性變革,突出了當前政府“以人為本”的理念。“文化”加“養老”,使養老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更好的滿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這個概念的逐步推廣,在完善了當前養老事業的基礎之上,也更好的促進了群眾文化生活的開展,是符合當前社會發展方向的重要內容。
二、文化養老的意義
(一)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
文化需求作為一種基本需求,是與政治需求、經濟需求平等的國民需求。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豐富的物質生產已經能夠基本滿足公眾對于物質的需求,隨之而來的,是文化生活的在大眾生活中所占比重的逐漸加大,其在社會文化中所占據的地位逐漸凸顯出來,這就導致了大眾對于精神文化需求要求的不斷提高。文化作為能夠改造社會的重要手段,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文化的不斷發展,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在養老工作中加大對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關注,實現養老從物質層面的滿足深化到文化層面的滿足,是當前社會發展的一個重點問題,符合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二)滿足當前老年群體對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原本年輕的這一批人逐步從社會的主體地位中脫離出來,讓位于新一代年輕人。受社會環境、自身能力等各種因素的制約,老年人所能承擔的社會責任會逐步減少,退出主流社會的他們,往往會被局限在自己狹小的世界中,活動距離、社交圈子也會逐步縮小,生活由原本開放自由的狀態,轉變為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雖然這種生活狀態更悠閑、寧靜,但長期處于群體中的他們,面對忽然間的變動,往往會出現心理上的波動與精神上的空虛,從而出現各種問題。因此,當前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對于群體文化活動的需求,就變得越來越迫切,他們希望能夠更多的參與到社會文化活動中,通過更多多彩的文化生活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不是被圈禁在自己的狹小圈子里。文化養老的提出,可以更好的滿足當前老年人的愿望,符合他們對于精神文化活動的需求。
(三)幫助實現老年人的自身價值
隨著人們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思維方式、生活追求也不斷發生變化。現在的老年群體,他們更加追求高品質、高情趣的文化生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更強調自身人文修養、道德水平的提升。雖然老年人已經從社會的主體地位上逐步退出,但其豐富的人生閱歷讓他們能夠仍然保持者洞察世事的敏銳程度、思考問題的獨特角度,他們自身還擁有很多的價值體現。因此,實施文化養老,可以更好的讓老年人發展、完善自我人格,進一步塑造自我,在各種豐富的文化生活中,達到晚年生活精神愉悅的同時,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
當前,我國正處于老齡化社會階段,老年人在社會人口結構中所占比例很大。作為我國人口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社會群體雖然逐步脫離主流社會,但其并不是一個孤立的群體,他們與當前社會還有著緊密而廣泛的聯系。老年人群體對于社會穩定的維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群體文化素養、道德品質的提升,不僅僅會提升自身生活品質,同樣也會對年輕的一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實施文化養老,可以更好的促進老年人群體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對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創造良好和諧的社會氛圍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文化養老構建的路徑
(一)社會完善文化設施建設
想要更好的實現文化養老,各種文化活動場所是必不可少的。進行文化交流、休閑鍛煉等老年人群體文化活動的前提,是能夠有足夠的文化活動場所。擁有了設施齊全、優質的文化活動場所,是保證老年人晚年文化生活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和基礎。因此,社會及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大對于老年人文化生活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盡快完善各類老年文化設施的建設,確保老年人社會活動資源的充足。從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走出自身狹小的圈子,參與社會文化活動之中,豐富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好的實現文化養老的開展。
(二)組織開展更多文化活動
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社會文化的進步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社會活動,對于社會的發展與和諧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更高品質、更具吸引力及受老年人喜愛的休閑、娛樂、文化活動,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整體素質,改善他們的生活方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在活動舉辦時,應圍繞老年人的需求,根據老年人群體的思維方式、身體狀況等因素,制定策劃符合老年人群體特點的活動,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創新發展,更好的幫助老年人提升、發展自己,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三)頒布各種配套扶持政策
想要實現老年人晚年社會活動的蓬勃發展,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社會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政府頒布的政策是有效促進社會活動的不斷發展前進的保證。文化養老的發展是無法離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醫療保障、社會文化等部門,應合理制定相關政策,維護老年人社會文化活動的權益,為老年人社會文化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情況,提供完善、細致的保障與支持。
(四)推進文化養老人才的培養
文化養老的貫徹落實,不能夠僅依靠老年人自發活動及政府的相關政策,這項工作對于策劃、組織、執行的工作人員有很高的要求,有效保障老年人社會文化活動順利推進的另一個保障,就是相關工作專業人才的培養。文化養老概念和政策的實施,需要一大批專業人員進行落實、推廣,因此,培養從事文化養老工作的專業型人才,是當前落實文化養老概念的重要方式。
四、結語
文化養老是將養老工作從“物質”層面轉化到“文化”層面的重要改革方式,是對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視。保障文化養老順利、有效的開展,需要社會、政府、個人的全面配合。只有共同發展進步,才能讓文化與養老更好的結合在一起,才能讓老年人的文化需求的滿足,促進社會文化的發展,實現和諧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方愛清,王昊.文化養老的基本內涵、當代價值及其可依路徑[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34-37+123-124.
[2] 劉建,張金玲.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文化養老問題—以高校推行文化養老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72-73.
[3] 黃偉.文化養老的實踐和思考——以湖南稅專為例[J].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06):41-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