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 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狀況下,企業需要大批的會計人才。就職業學校畢業的會計專業的學生的就業情況卻不樂觀,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就是中職會計的教學理論跟對不上企業所需的人才需求,所以,把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是當前職業學校的教學改革的重點。
關鍵詞:會計教學理論;實踐;教學改革
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是時代發展加速的墊腳石,所以以實踐操作為主要目標,教學理論為次的教學方式成了中職學校為企業培養有實際操作的專業人才的方式。看起來是有針對性的學與實踐方向來研究。
一、 中職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會計本身就是一個復雜且繁瑣的專業,分有會計結算基礎、財務報表與會計風險預估等。需要耐心的研究學習才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大多都是直接初中畢業來就讀的,所以在理論基礎的學習上較本科上相比有較大的距離,所以學生在無正確的指導下,學習會計的課程往往會先被各種繁雜的會計分錄嚇跑,失去興趣,所以,學校在這方面需要重視。再者,很多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不過硬,這是中職學生區別于其他理論學習為主的本科生等的優勢之一,若實踐能力不夠,只能落后于市場人才需求了。
1.學校的師資不足
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的水平一般,專業的會計研究方向的教師更是鳳毛麟角,面對學校那么多的中職學生,無法顧及全部的學生,師資的不足不僅造成學生在專業理論上的損失,還有學校在爭奪學校的榮譽與光榮時的底氣不足。學校的發展是靠學生和老師的一起努力的,而學生的發展又少不了高級老師的點撥與提點。學校的師資團隊是中職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的潛力。
2.學校專業課程設置滯后
企業發展所需求的不同類型的崗位人才增加而設立相對應的專業學習,但是社會的發展瞬息萬變,入學前這個專業還是比較熱門的一個行業,待畢業后這股熱風逐漸熄滅,變成冷門專業也未不可知,而冷門專業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是極其不利的。那么,學校在設立相應的專業課程時需要審時度勢,理性對待,專業的設立不應過于廣義,給學生造成一個籠統的概念,所學的課程也不能完全精透,畢竟中職學生時間能力是有限的。
3.教學方式單一落后
大部分的中職學校的老師是大學本科畢業出來,對于會計的學習程度還止于理論的學習和課本的研究,所以在教學上圍繞課本理論來學習授課的也不在少數,學生慣于初中時的聽課思維,老師在上面繪聲繪色的講課,學生便在下面乖乖的聽著。雖然都是認真聽課,但是初中和專業會計課程的學習要求有所區別,單靠乖乖聽課是不行的。學生聽的模模糊糊,老師也是自顧自的講課,不顧學生是否理解,認為全部授課完成就可以了,這種教學方式是傳統落后的教學方式,中職學生也很難做到自學,這種教學方式不適用于中職學生的會計的學習。
4.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不夠深入
中職學生在理論學習后都會去學校簽約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會計職業的學習,鍛煉實際的操作技能和經驗,為畢業后的工作打下基礎。但據調查顯示,去企業的實踐學習很少能在對應的職位上真正的進行操作,很多都是在旁觀看學習,適時打雜,幫忙取快遞點快餐之類的雜活,這種淺層次的學習不能很好的歷練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也只是淺層次的關聯而已。
二、中職會計教學的改革
中職會計的教學不能僅限于理論的學習,需要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才能適應時期發展下的需求,這就需要學生與學校、企業之間的多方面努力。
1.轉換思維方式,有趣教學
學生與老師不僅是師生的關系,也是朋友和人生指導上的導師。如果板于老師的威嚴,那一堂課就不能有趣高效的進行,而會變得乏味枯燥。在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問題的情景模擬,然后請問學生如何解決,最后在示范問題出現的應對之策和展現的心里素質。這在一方面上增加課程學習的內容和趣味,還能更貼切學生以后工作所遇問題的各種狀況,增加了學生的見識和對課程理論的深刻理解。
2.針對性的設置崗位專業
會計專業所涉及的崗位十分廣泛,包括出納、財務管理、財務報告、成本會計、內部審計、稅務規劃、預算分析等等。每個崗位所學的知識大體上一致,但是實際上的操作和要求是各有不同的,所以,在面對這么多種類的分錄,中職學生難以勝任所以涉及的項目。如此,可以在對應崗位上設置專業,譬如成本會計,學校開設會計分錄的學習,銀行業務課,財務報表課等,這樣,學生可以針對性的選擇專業學習、實踐,在對應的崗位上更好的上手,這個較于本科生是一種就業優勢。
3.學校設立操作實驗室,加強與企業的聯系
單單的理論學習顯然是不夠的,無論理論學習多好,如果沒有實際的動手操作的訓練,真正實踐起來難免手忙腳亂,一無所知。在學校內增設計算機實驗室課,在課上聯系對計算機的熟識和在計算機上的操作、制作財務報表、財務分析等等都是有效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方式。在企業方面,加強聯系,了解企業對應崗位的人才要求,在學生的實習階段,可以更好的適應企業的要求,便不止是淺層次的在企業里打雜類型的實踐了。
三、結語
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求增不減,在這個拼能力的社會,只要有能力,絕不會拒之學歷的門檻之外。學生的發展需要自身和學校的共同努力。新時期下的人才是能勝任職位且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所以,中職會計教學的改革需理論與實踐并重,才能提高中職學生的就業質量,更好的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
[1]沈立君.中職會計“崗位聚變”專業建設理論與實踐[J].經濟師,2015,(2):221-223.
[2]趙嘉璐.淺談中職會計教學中應如何提高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J].大陸橋視野,2015,(24):230-230.
[3]羅志紅.論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1):391-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