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東
摘要:許多學生在從初中升入高中后,不掌握高中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沒有注重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導致數學成績下降很快,給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很大壓力。分析了造成高中數學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進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成績;解決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是每個學生必備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非常重要。然而許多學生從初中升入高中后數學成績下降很快,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惡情緒,導致一落千丈。筆者通過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對這種情況進行了深入探索,并采取積極的對策,使數學教學取得理想成績。下面談一下做法和體會。
一、造成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分析
1.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有不少學生升入高中以后,沒有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主性,仍然按照初中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存在依賴心理,在數學學習中沒有掌握主動權,一切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而沒有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狀況來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課前不對新課內容進行預習,對教師講課內容不了解,上課時只忙于做筆記,沒有聽明白教師的講課內容,自然也就不會理解所講的內容。
2.學習方法不正確
教師在課堂講課,都會講解數學知識的概念的內涵,然后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非常注重思維方法的講授。由于一些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認真聽課,對教師講課的要點沒有聽全或沒有真正理解,雖然筆記記了很多,但沒有聽明白教師的講課,再加上課后又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只是對付完成作業即可,對所講的數學概念、定理、法則、公式等一知半解,只能亂套題型進行機械模仿或死記硬背。結果是學習不得法,造成事倍功半,學習效率不佳。
3.忽視基礎的學習
還有一些學生,自我感覺初中數學的基礎不錯,因而就輕視了數學基本知識的學習,不重視基本方法與技能的訓練。在學習的時候,特別是在做習題練習時,常常是知道解題方法了就不再往下繼續計算了,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去認真解題練習。還有一些學生只喜歡解答數學難題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結果是好高騖遠,沒有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造成基礎不牢。到考試時就會出現很多問題,考試成績就不理想。
二、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對策
1.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就要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包括:要有完整的學習計劃、進行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總結鞏固等方面的內容。(1)制訂學習計劃。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要有完整的計劃和明確的目的,要科學合理安排學習時間,不但要有長期學習目標,更要有短期任務安排。(2)加強課前預習。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預習能使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使學生在聽課時更有針對性,更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課堂專心聽講。要學好數學知識,在課堂上認真聽教師講課,是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思維方法的最關鍵環節。因此,一定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科學合理分配好聽課與記筆記的時間和精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聽講上,力爭當堂聽懂弄明白,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4)課后及時鞏固復習。課后的鞏固復習也是提高數學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課后通過認真理解課本內容、查找資料來鞏固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2.及時輔導化解難點問題
教師應注重及時在課后對學生進行輔導,通過輔導來化解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最容易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特別是一些學習難度大、靈活性強的內容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因此,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方法多次反復進行輔導,必要時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對于一些容易出現錯誤的習題可以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方式,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以實現靈活掌握和運用數學基礎知識去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在輔導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學習的薄弱內容,通過以問題為中心展開自主探究學習,從學習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3.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研究數學課的教學特點,不斷創新數學教學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由于數學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又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利用數學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重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要求,以使每個學生的成績都能得到提高。
總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分析造成學生數學成績下降的原因,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