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灼
【摘要】“微課”屬于初中物理課堂中的關鍵創新形式,可以發揮出提高教學活躍度、營造輕松融洽課堂氣氛的重要作用。微課具備簡短精致的特征,可以激發初中生的學習熱情。在初中物理課堂中,老師應適應微課的基本要求,有效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引導初中生自覺探索,并對難點內容進行協作探討。微課提供了滿足初中生實際要求的理論來源,在課后初中生能夠隨時瀏覽,鞏固知識,讓教學空間得到拓展,幫助初中生靈活學習,下文就對新時期微課于初中物理課堂中的使用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 初中物理 微課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99-02
“微課”是指教師結合教學設計理念,對一個知識內容采用多媒體技術經音頻或是視頻的模式在5min左右展開有針對性的講述,“微課”存在時間很短、內容精煉的特征,而且資源種類非常多,可以創設真實的情景,應用起來也十分便捷,實現了課堂教學模式的革新,還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不僅能夠應用于物理教學之中,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非常適用。
一、初中物理課堂中引入微課的意義
1.激發興趣,提高理念
物理是門充滿辯證性和協調性的課程,物理內容中積淀了自然美和物理學者的智慧,但由于受到陳舊教學形式的制約,初中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面對的是枯燥的定義、公式,缺少必要的教學設備,限制到初中生對物理內容的深入認識,造成初中生對物理課程缺少興趣,僅僅是被動接受老師講述的內容[1]。伴隨“微課”理念的出現以及和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結合,使課本中的概念與相關實驗直觀且有趣的呈現在初中生眼前,物理內容變得更為豐富生動。利用多媒體設施的有效展示,進一步刺激了初中生的神經系統,調動了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符合初中生對物理學習的求知欲,從而促使初中生養成堅定的學習理念。
2.針對性顯著,擴大教學范圍,提升教學效果
微課的時間通常在10min以內,視頻里的理論知識具體且精致,因其具備簡短精致的特征,所以方便教師制作和初中生應用。微課通常是基于某一知識點展開單獨研究,沒有冗雜的導入與鋪墊,體現難點、關鍵點,針對性顯著,有助于初中生理解與掌握物理內容的精髓[2]。微課還有助于促使互動式教學形式的創建,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便于初中生向老師提出疑惑以及老師及時掌握初中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學生能夠將自己面臨的問題反饋于老師,教師能夠結合初中生的實際要求編制微課內容,該種教學模式,轉變了以往教學中老師逐個分析問題的狀況,為初中生帶來了一個能夠隨時瀏覽與學習的資源,讓教學不再只局限在正式課堂中,初中生能夠自主靈活的學習,擴大了物理教學范圍,提升了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進而有助于推動學生的整體發展。
二、新時期微課于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途徑
1.創建校本微課系統
微課系統是對微課的全面展示,發揮出了交流、協作、資源共享的功能。微課資源實現校本化基于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創建出滿足本校發展的微課資源,給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帶來了保障性作用。
微課系統應該是個提供知識開發的平臺,初中生可以自主發現所要的知識點、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初中生結合自身需求,選用系統內的微課,學習以后有對應的訓練,初中生能夠與教師進行溝通,而且給微課和平臺進行評價并提出一些建議。為此,校本微課系統的基本作用主要包含檢索、互動溝通、評估建議與檢驗。在平臺創建早期,教師與初中生是平臺的共同參與者,二者要加強溝通,進一步健全微課的選擇制作與平臺功能的優化,讓初中生經微課的學習,充分掌握所學的相關內容[3]。這種微課適合初中生在課后時間,尤其是周末與寒暑假展開學習。因兼顧到物理的獨特性質,微課系統需有一系列的實驗內容,經直觀的感知,減少學習困難性,增強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自豪感。
2.完善微課應用保障制度
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使用只是依靠物理老師教學理念、教學行為的改變是遠遠不夠的,其還要求基礎制度為保障。學校要從微課培訓、團隊組建以及獎勵制度等方面制定相關的保障制度,讓微課探究活動從被動變成主動,從無序邁向有序。在學校方面,在教學活動中對微課的使用引起高度關注,而且號召全校教師積極響應,挖掘微課的價值,提升教學質量。給從事微課教學活動研究的一線人員帶來研究必要的足夠資金,在研究者分配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主要做好財務人員的配比保障,針對研究成果優異者,學校能夠拿出一些獎勵性績效,而且推送至上級,具體榮譽的獲取也優先考慮。學校定期組織各個課程的微課比賽,給教師展現微課的機會,由初中生和教師一同評價出優秀的微課,學校應給獲獎老師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賞,而且,學校要把優秀的微課推向市、省以及國家組織的微課比賽中,經獲獎人員的經驗分享,提升其他教師制作微課的能力。教研組定時進行微課專題討論,組內教師分享微課應用經驗,相互促進。
3.突出重點內容
在微課制作過程,老師要展示出很強的前瞻性,即老師在對初中生的情況有了全面了解以后,做好預設,體現重點內容,還應考慮初中生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在微課制作之前,老師要展開全面的調研,通過安排課后作業、練習題等方式,對初中生存在的疑惑有更好的了解。如此一來,方可有針對性的制作出微課。該種物理教學,不再是老師導演的狀態,而是由初中生與老師共同創造的。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國內教育數字化資源研究的逐漸深化,以及微課項目的全面開展,各學科均在儲備相關的微課資源,經過開發高效的微課來充實教學資源,加快教育數字化進程。探究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微課,不但可以讓微課更好為學生提供幫助,而且,還可以給廣大物理教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與指導,進而更好為教育工作服務。
參考文獻:
[1]徐海燕.“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09):91.
[2]李懷軍.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學周刊,2017(07):155-156.
[3]馬蕓青.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實踐研究[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6(06):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