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紅
【摘要】文章主要針對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培養策略展開分析,結合當下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育現狀為根據,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教學現狀、積極開展閱讀寫作教學手段的意義以及具體方案等進行具體探索與闡述,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式,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教學 問題分析 對策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216-01
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講,一直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同時語文教育又是其他教育的學習基礎,其中的寫作教育更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怎樣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是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視的問題。對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來講,需要重視寫作教材分析,以及各種寫作詞匯的的應用,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
1.寫作過程比較艱難
對于小學生來講,語文寫作屬于非常艱難的任務,認為作文與學生平時的日記等結構不同,不僅需要包含精彩的開頭,同時內容上還需要生動形象,同時首尾呼應,這樣才能稱之為一篇合格的作文[1]。但是在實際寫作教育中,因為年齡上的原因,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比較艱難,很多方面都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師對于學生寫作的要求主要是把整語句通順,寫作目的清晰以及對于自身的思想以及觀點等能夠全面闡述,做到這樣即可。但是這些看似簡單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講也非常困難,很多時候學生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思想進行全面的表達,文章的邏輯以及內容上經常出現拼湊的現象,影響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進步。
2.寫作練習機會比較少
對于傳統教學來講,學生的寫作練習機會比較少,學生基本只能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練習,同時教師都是按照教學課程的安排進行寫作教學,采用傳統教學形式,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學生對于寫作技巧以及理解等不夠深入。教師在教育中過分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過于關注學生知識點的掌握,對于寫作能力提升等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生的寫作學習意識逐漸減弱,沒有很高的學習熱情。對于語文寫作來講,將知識點等進行融合是保證寫作質量提升的關鍵,學生若是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能得到很好的練習,導致學生在寫作中不能清晰的總結寫作思路,同時寫作中不能將自己的真實感受等融入其中,作文的水平得不到提升,嚴重影響寫作教學的進步。
3.過分重視寫作數量
在進行寫作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寫作數量過分重視,在寫作質量方面關心程度不夠,認為只要不斷進行鍛煉就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很多時候學生增加寫作數量對于寫作質量提升并沒有很大的益處。
二、激發出學生對語文閱讀、寫作的積極性
學習興趣是指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的基礎,學習興趣能夠提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覺性以及積極性。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才能更好的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中。閱讀教學與寫作教育之間的結合,第一步就是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2]。相比較寫作教學來講,學生更容易接受閱讀教育,因為閱讀教育比較簡單,同時閱讀資源豐富多樣,學生更加感興趣。寫作教學相對來講難度更大一點,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因為詞匯掌握以及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對寫作也是望而卻步。結合閱讀教學為基礎,積極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多安排閱讀的時間以及空間,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閱讀中的樂趣,更加喜愛閱讀。以閱讀教學為前提,激起學生在寫作中的好奇心,培養寫作的興趣以及自信。同時教師還需要從客觀角度對學生閱讀質量、寫作質量進行評價,多多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語文知識學習以及寫作中體會到成就感,通過教師給出的高評價獲得成就感。
比如,小學語文版《幸福是什么》教學中,確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閱讀課本,重點理解生詞生字,了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特點。通過自主閱讀,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探索研究,知道幸福是什么,同時結合可感的形象指導學生對課本的認識與行為。在不斷閱讀中學生對課本講述的內容已經了解了很多,教師加以指導,幫助學生了解到,在幸福是要依靠勞動獲取,盡自己應盡的義務,多做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及時尋找到身邊隱藏的幸福,同時珍惜幸福。教師在提出一些關于幸福的寫作題目,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事情為依據,這樣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基礎上,還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三、尋找恰當適合點開展閱讀寫作
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式的實施需要將閱讀與寫作之間進行不斷融合,兩者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在很多方面上需要注意兩者之間的聯系,同時在熟練與學習期間也需要學生十分注意,教師在展開閱讀寫作一體化教育期間,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正確尋找相關的適合點為著入點進行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學生學習能力提升以及綜合素質提升。
例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節課程學習中,教師需要在學生閱讀期間安排適當的教學任務,幫助學生能夠做到及時總結,從中學習到怎樣更好的進行閱讀以及學習,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及時總結文章想要闡述的中心思想,教師會在閱讀結束之后向學生提問,在閱讀文章過程中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作者,并且書中的小苗以及大叔等都代指什么等。學生帶著思考的方式展開閱讀,在利用其中的描述詞匯等充實自己的寫作基礎,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四、合理調節教學內容,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對于學生的小學語文寫作來講,需要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學習能力提升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多多進行語文閱讀,為學生提供大量的閱讀材料,結合學生不同年齡段能夠接受的學習范圍,清晰掌握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能力,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的閱讀材料。針對低年級的學生在閱讀上接受范圍比較淺,所以需要教師選擇一些比較簡單易懂,其中的寫作以及描繪手法層次清晰,閱讀的內容最好能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更能理解其中知識。年級比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適應性比較強的文章作為其閱讀的基礎,其中的寫作手法等更加多樣,能夠根據同一事物利用不同方式對其進行闡述,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具有很大益處。
五、結束語
總之,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都是語文教學中重要教學手段,將兩者結合在一起,既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余勝泉,吳娟,馬寧,趙興龍,袁磊,齊媛.運用信息化教學創新理論大幅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7,02:5-18.
[2]韋秀蘭.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