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榮富

【摘要】 目的:分析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案隨機劃分為對照組(38例,聯合采用順鉑和吉西他濱化療)和治療組(38例,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42.1%)和對照組(36.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對照組(81.6%),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脫發(15.8%)、血小板下降(13.2%)、粒細胞減少(21.1%)、白細胞減少(18.4%)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39.5%、52.6%、44.7%、42.1%),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非小細胞肺腺癌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可取得相對滿意的效果,毒副作用較輕,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案。
【關鍵詞】 非小細胞肺腺癌; 培美曲塞; 順鉑; 聯合治療; 臨床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4.01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4-0029-02
肺癌是臨床呼吸系統中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是當前死亡率最高的癌癥類型[1]。當前手術是治療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是一般患者到臨床就診時已經處于癌癥中晚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期,對于這類患者主要采用放化療治療[2]?,F階段,臨床主要采用以鉑類為主的聯合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雖然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預后,但是很容易出現胃腸道不適、骨髓抑制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患者的耐受性較差[3]。培美曲塞屬于一種新型的多靶點抗代謝類抗腫瘤藥物,具有廣譜抗瘤活性,為了探討分析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的臨床效果,本文回顧性比較分析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5月-2016年
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以及聯合采用順鉑和吉西他濱化療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現將76例患者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38例)和治療組(38例)。治療組中男20例,年齡40~80歲,平均(51.5±8.7)歲;女18例,年齡45~75歲,平均(51.8±8.5)歲;臨床分期:10例ⅢB期,28例Ⅳ期。對照組中男21例,年齡40~80歲,平均(51.8±8.3)歲;女17例,年齡45~75歲,平均(51.2±8.8)歲;臨床分期:12例ⅢB期,26例Ⅳ期。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聯合采用順鉑和吉西他濱化療,第1天、第8天靜脈滴注濃度為100 mg/m2吉西他濱(添加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控制在30 min內滴注完畢。第1~3天靜脈滴注75 mg/m2順鉑,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2 h以上。治療組患者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第1天靜脈滴注500 mg/m2培美曲塞(添加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時間應在10 min以上,患者從服用培美曲塞前1周,至結束化療后3周都應給予
400 μg/d葉酸口服。使用培美曲塞前1周還應給予維生素B12肌內注射,1000 μg/次,每3周一次,使用培美曲塞前1天至使用第2天都應給予地塞米松口服,4 mg/次,2次/d。滴注完培美曲塞后30 min再給予順鉑靜脈滴注,順鉑使用方法和對照組一致。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完全緩解:腫瘤病灶完全吸收,也沒有出現新病灶;部分緩解:病灶縮小30%以上;基本穩定:病灶縮小30%以下或者病灶增大30%以內;進展:病灶增大20%以上,或者出現新的病灶。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控制=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基本穩定。
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肝腎功能受損、粒細胞減少、口腔黏膜炎、惡心嘔吐、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心電圖異常、皮疹、脫發、貧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發生率=[(Ⅰ~Ⅱ級)+(Ⅲ~Ⅳ級)]例數/本組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處理軟件選用SPSS 19.0,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16例,對照組患者治療有效14例,治療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42.1%)和對照組(36.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中36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對照組中3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治療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對照組(81.6%),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治療組患者肝腎功能損害(13.2%)、心電圖異常(15.8%)、貧血(34.2%)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稍低于對照組(15.8%、18.4%、36.8%),治療組口腔黏膜炎(26.3%)、皮疹(28.9%)、惡心嘔吐(50%)稍高于對照組(13.2%、10.5%、47.4%),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脫發(15.8%)、血小板下降(13.2%)、粒細胞減少(21.1%)、白細胞減少(18.4%)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39.5%、52.6%、44.7%、42.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臨床常用順鉑聯合吉西他濱治療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這種治療方案療效肯定,但是患者長期治療容易出現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脫發、粒細胞減少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患者不易耐受[4]。本次治療組患者采用的培美曲塞是一種新型的多靶點抗葉酸藥物,其含有吡咯嘧啶核心基團,對于胸苷酸合成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阻礙尿嘧啶合成。同時其還可有效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及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轉移酶的活性,阻礙四氫葉酸及嘌呤起始合成,進而破壞葉酸正常的代謝過程,達到良好的抗代謝、抗腫瘤等效果[5]。其次,培美曲塞具有多靶點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廣譜抗腫瘤活性。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組患者病情控制率(94.7%)高于對照組(81.6%)。不良反應方面,治療組患者肝腎功能損害、心電圖異常、貧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稍低于對照組,治療組口腔黏膜炎、皮疹、惡心嘔吐稍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脫發、血小板下降、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和孫永臣等[6]研究報道結果基本相符。由此可見,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的治療方案優于順鉑聯合吉西他濱治療方案。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毒副作用較輕,可能和治療過程中給予維生素B12、葉酸、地塞米松等藥物有關[7]。朱贛湘[3]也曾提出,化療藥物的副作用主要表現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等血液毒性及皮疹、脫發等,適當補充維生素B12、葉酸等藥物有助于減輕血液毒性,而地塞米松也有利于預防皮疹。
綜上所述,非小細胞肺腺癌聯合采用培美曲塞和順鉑治療可取得相對滿意的效果,毒副作用較輕,是一種值得推薦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趙光日,周明,徐厚巍,等.順鉑聯合低分子柑橘果膠對肺癌細胞增殖與凋亡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3,35(4):422-425.
[2]王峰,劉長民,郝延璋,等.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同步放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4,37(5):331-333.
[3]朱贛湘.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6):150-151.
[4]張國強.培美曲塞聯合順鉑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4例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20):2996-2997.
[5]杭兆康.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濱分別聯合順鉑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1):82-84.
[6]孫永臣,劉軍,楊曦,等.培美曲塞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5(6):54-55.
[7]常桂花.培美曲塞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1):2329-2330.
(收稿日期:201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