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寶
【摘 要】中學教育是培養創新人才,建立創新思維的最要時期,是學生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階段,中學的化學教育是對前人研究、發現所積累的基礎自然科學知識成果的傳播再現,不是創新未知的知識,而是創設一定條件和氛圍,引導、啟發學生去模擬、探究原科學家的實踐活動過程,
【關鍵詞】創新意識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創新思維;思維品質
創新是民族生存、發展與進步的動力,是民族興旺發達的靈魂。一個民族要強盛不衰,必須要增強全民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體創新意識和能力,就要從學生抓起。下面就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談幾點探索。
一、轉變觀念,營造課堂氛圍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必須極大地改善師生的關系,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方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探究創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種以創新的精神吸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性格。要把以講教材、傳授知識和訓練技能為主的封閉式教學變為以增長知識、發展能力為主的開放式教學;要把傳統的嚴格遵守常規的課堂氛圍,變為生動活潑、民主平等、主動探索的課堂氛圍。
二、推陳出新,培養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思維
在一切創造發明活動中,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基礎,而創新能力是核心。所謂創新能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即科學家等杰出人物的創造力,他們的發明創造對整個社會來說是新型的、獨特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力,這種創造性對社會或他人來說可能不是新的,但對于自己來說是新穎的、獨特的、前所未有的。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經常運用創設問題情境,重“探索”、重“過程教學”,多學科“滲透”、“綜合”等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的核心在于“新”。創新意識就是創造的愿望與激情。沒有愿望,沒有激情,即使有創新的機會,也會失之交臂,所以必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布置研究問題:CO2是無用的廢物嗎?你對CO2了解多少?上課時有的拿出汽水介紹CO2溶于水生成碳酸,解釋“汽水”碳酸飲料的由來;有的魔術表演“清水變牛奶”,把CO2的檢驗演繹得趣味盎然;有的操作滅火器進行二氧化碳滅火安全宣傳;教室窗臺上擺上了學生從家里帶來的鮮花,并掛牌揭示綠色植物凈化空氣的奧秘是:CO2經光合作用變成O2;同學們相互交流,爭先恐后,以各種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獨具匠心,樂此不疲,創新的意識一下子被喚醒。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和核心是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岸鄦枮槭裁矗陀袡C會獲得更多的知識?!眲撔乱庾R大大增強,激發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探求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教師最大的藝術在于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不停頓地讓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更重要的是要有思維的過程和方法。如此長期訓練,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和形成。
在教學中不要拘泥于課本和教參。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如果學生思維超越教科書思路,或者超出教師預想思路時,作為教師,不應該強行打斷學生思路,更不要強行納入教師的思路,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維空間,否則,創造性思維受到抑制,也就談不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了。
三、突出學科特點 加強觀察能力的培養
心理學認為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感知活動,是啟迪智力的門戶,也是智力活動的基礎?;瘜W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要想使學生真正學好化學,這需要學生認真精細地觀察或親自動手操作。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從培養觀察能力做起。
中學化學教學中觀察力的培養,主要是貫穿在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有些現象貧乏,一瞬即逝,而又是顯示本質性的內容,教師更要使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懂得“觀察什么”、“怎樣觀察”。例如,在做鎂帶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時,關鍵是白色固體物質的生成,其實,前者并不是揭示問題的本質現象,而后者才是實驗目的要觀察的主要現象。同時要注意防止學生用頭腦中已有的印象代替應該真正觀察到的直觀材料,另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不要束縛其觀察的空間,否則,將導致教師一味的指到哪里,學生看到哪里,從而使學生觀察缺乏主動性,不但束縛了思維力,想象力的發展,那就談不上培養什么學生的創新能力了。
四、尋找“偶像”,培養持久的創新精神
創新的關鍵在于“創”,而“創”是一種精神。只有敢于想、敢于闖、敢于干,有創新的勇氣和精神,才能開辟新領域,創出新天地。在學生中樹立敢于攻克難關、不畏艱辛、勇往直前的楷模,通過學生自我介紹成功的喜悅和探索的樂趣,號召同學們向著理想的彼岸奮力拼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再加上教師善于發現勤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積累他們的點滴進步和成績,表揚鼓勵,就配制成了一劑治療自卑、增強自信、勇敢創新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