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雙影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閱讀技能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課程標準二級目標對小學階段的閱讀要求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因此,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中高段年級,開展閱讀教學更成為小學英語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培養;閱讀能力
新課程理念條件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語篇拓展,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教材內容,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另外,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也能夠更好地促進他們對句型結構、習慣表達方式等的認識,對整篇文章的布局也有更大的把握。那么,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呢?
一、整合閱讀資源,閱讀形式多樣化
1.創編教材,靈活多變。眾所周知,教材只是我們教學中的輔助工具。那么如何才能變“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呢?這就需要我們一線的教師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英語學習中,文本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三兩句話可以是一個文本,一幅畫加一句話甚至一個單詞也可以是一個文本。這樣的文本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學生閱讀難度,而且可以深深地吸引學生。如四年級下冊Unit5 Seasons Story time中幾個季節時,教師可以以詞為本,以圖為襯對單詞展開教學,在教學中圍繞新詞和圖的內涵展開閱讀,讓學生靠近,走進和享受中品讀四季單詞的意義,如spring:①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②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③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學生在這樣的詞圖閱讀中,不斷生成和激活對新詞的形象感受,深入的體驗著詞圖的自然和諧,同時在spring詞圖的閱讀中走進season的主題文本,濃濃的英語味在孩子們心中靜靜流淌。
2.挖掘生活,為我所用。由于某些教材內容離學生相對比較遙遠,所以為了更好地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在課之初就要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加以整合。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Unit3 This is my family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將father,mother,brother和sister等家庭成員單詞加以成串,并組合成篇。筆者進行了這樣的嘗試: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They are my father,mother,sister and I.My father likes reading.My mother likes singing.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And I like watching TV too.由于談論的是學生們自己的家庭,他們特別地感興趣,更加有話可說。
二、感知閱讀內容,練做結合中培養閱讀能力
1.掃讀生詞,清除障礙。在每一篇新的閱讀材料中,都會存在一定數量的生詞,特別是教師要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時難度更大。為了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在課中引導學生進行生詞的處理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每一個生詞都有其獨特的方式,特舉以下方法與眾分享。
(1)結合圖片,形象識詞。我們知道,圖片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所以,在學生面對比較難理解的閱讀材料時,如果教師在閱讀材料邊配以生動的圖片,那將大大降低閱讀的難度。而且,學生還可以根據圖片提供的直觀信息,對材料的大致意思一目了然。
(2)聯系上下文猜意思。英文閱讀材料和語文閱讀材料是相通的。學生在理解語文小短文時,遇到不理解的字詞時,總會聯系上下文來幫助理解。同樣,對于英語閱讀材料中的生詞,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比如:Kate is our English teacher.She is very beautiful.Shes from the USA.She can speak a little Chinese,but sh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We are all her fans.She likes eating hamburgers and drinking black tea.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上下文理解短文中劃線部分fans,black tea的意思。
2.練做結合,由易到難。要考察學生的閱讀能力究竟怎么樣,教師就要讓他們在練做的過程中進行鞏固。當然,不同的閱讀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練的形式。在經歷課中內容的大致感知后,之后要進行的就是逐步細化,深入理解。比如,對于以下的教學內容,筆者采用了不同的練習形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三、拓展閱讀應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1.鼓勵讀后小練筆。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最終要轉化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比如新授四年級下冊Unit5 Seasons時,引導學生仿造例子Make a season book,進一步了解各個季節的穿著和能夠做的事情。
2.口頭復述內容。復述是指學生在充分理解所讀或所聽語言材料的基礎上,用口頭語言將材料重新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復述能提高學生口語和書面表達的能力。所以,為了考查學生綜合的閱讀水平和能力,教師可以借助重點詞匯信息、簡筆畫圖片信息和思維導圖等方式,喚起學生的舊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加強內化語言的能力。
四、拓展英語閱讀渠道,促進課外閱讀延伸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閱讀,但不能僅僅滿足于此。課內閱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
1.利用多種渠道,選擇閱讀材料。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從一些科學性、時代性較強的讀物上選擇適合學生閱讀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內容,讓學生閱讀,以此豐富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我自費購買了《英語周報》《時代英語報》《閱讀》等報刊及讀物,讓學生親身感受、直接體驗英語。
2.開展“漂流”活動,拓寬閱讀視野。“圖書漂流”是一項很好的交流活動,可在每學期初制定課外閱讀方案,為各年級確定不同的閱讀書刊,在班級里、年級中進行“漂流”,學生交流閱讀后的感受,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閱讀平臺,開辟了廣闊的閱讀天地。另外,還可鼓勵班級學生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手抄報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諺語和詩歌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利用每周一次的“校園廣播”,播放一些學生喜愛的英語歌曲及其他英語節目,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感知閱讀材料,訓練聽的能力。
總之,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教師應從各方面優化閱讀教學,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耐心地對他們進行閱讀指導,只要持之以恒,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潛能一定會得到充分的挖掘,學生的閱讀能力將會得到大大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懷卓.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新課程,2015(03).
[2]劉娜娜.淺談小學階段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閱讀與鑒賞,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