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清
【摘要】目前,我國小學教育基本停留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導致小學學生缺乏創新思維及獨立的創新思維能力。如何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當前小學教育研究的重點。文章通過對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一些有效的創新教育模式的途徑,旨在培養小學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育 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
一、創新思維的含義
創新思維是具有主動解決問題并能夠提供新穎的解決辦法的一種思維方式。創新思維主要強調的是主動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兩個方面。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啟蒙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的重要時期。心智與生理快速成長的重要時期,培養小學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對小學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藝術教育的意見》提出:提高學生審美修養、豐富精神世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創新思維培養是當前小學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目前小學教育創新思維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教育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
目前我國小學教育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解題能力、考試能力、分數高低,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創新思維的培養。例如在做試題的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答案的唯一性,一些有著新奇思想的學生,教師常常予以否定,甚至是批評。這種主觀的評判思維既讓小學教育缺乏趣味性,還讓小學學生守規矩、不敢發散思維,嚴重阻礙小學學生的思考。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阻礙,它是中國幾千年來封建社會教育的遺風,一時半會難以取得突破性的發展。
(二)教師缺乏創新教育理念與意識
目前我國小學教師整體上缺乏創新教育理念與意識,難以突破小學教材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進行創新教育。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學學生處在一個關鍵的學習時期,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成績,一旦孩子的成績不好,主要責任在于教師,因此,教師不愿意承擔這個巨大的風險。其次是目前小學教師在文化水平與教育見識有所欠缺,特別是偏遠山區的教師,缺乏豐富的教育經驗交流,缺乏廣闊的學習平臺,導致教師只能根據教育部門及學校的規定完成學時。
(三)小學學生自我獨立能力較差
創思思維主要體現的主動性思維與創新性思維兩方面,每一個小學學生都具有童真愛幻想的特點,這屬于創新性思維的一方面,但是小學學生缺乏主動性思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會主動去想辦法解決,更不會主動想一些新穎的辦法來解決。這也是小學創新思維培養的難點,小學學生具有自律性差、思維意識不成熟等特點,小學教師難以嚴格約束,也難以快速的提升他們的自律性和成熟思維。
三、小學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的難點
創新思維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不是說培養就能獲得的一種能力。因此,小學教育中創新思維的培養具有一定的難度,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當前的小學教育仍然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這一點不是憑借一個教師能改變,也不是在短時間內能改變的。傳統教育模式下,分數是權衡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師教學成果及管理成果的重要評估指標及評估標準。教學評估和教學激勵機制的嚴酷性使得素質教育獲得的難以用指標考評的成果黯然失色。在傳統教育模式下,素質教育幾近無“立足之地”很難得到教學和教學管理者的足夠的重視。
其次,教學資源的有限性使得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具有很大的操作難度。目前小學教師的待遇問題是教育界一個十分敏感的問題,特別是偏遠山村的小學教師,其次社會上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大量優秀人才從小學教育系統流失。許多小學教師本身素質有限,自己都無法有效進行創造性思維,自然就很難培養學生獲得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第三,就創造性思維本身而言,這種能力很難用確定的,客觀的標準進行考核與評估。這就不利于在管理層面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四、小學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習慣與能力
創新思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自主思考能力,在問題面前學生愿意自己動腦思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學生才能夠去想新穎的辦法。因此,小學教師要從基礎的習慣做起,抓學生的自律性、自主性,讓學生能夠管住自己,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思考獲取價值。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小學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先讓學生自己想問題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情況下,通過循循善誘的辦法,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每一步中又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二)培養學生多維思考能力
創新思維不僅僅是想到一個新穎的辦法,更應該是通過多向思考,尋找多種途徑解決問題,也就是常說的多維思考。在一個問題面前,學生可以想很多的辦法來解決,甚至可以一一嘗試,讓學生自己在運用的過程中總結最為實用最為簡單的辦法。因此,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學生遇到問題會通過多向思考,尋找最佳的解決途徑。
(三)拓寬學生的視野與見識
小學學生在見識上相對較為狹窄,要想培養小學學生的創新思維,一定要讓學生接觸更多的知識,了解更多的事物。學生只有在知道得更多的情況下,才能夠發散思維,想出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的視野與見識的擴寬,需要教師與家長同時為之。教師要跳出教材,在課堂上傳授更加豐富更加精彩的知識,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家長要經常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在不同的大環境中接觸更多的事物,認識更多的人,并且能夠讓孩子對所見所聞總結心得。
五、結束語
傳統教育模式已經根深蒂固,憑借某一個教師的力量是很難以改變的。在教育部“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的倡導及要求下,每一位小學教師要從自身做起,注重教育方法及教育理念,將創新模式在小學課堂中得到實踐,將創新思維傳輸給每一位學生,甚至每一位家長,在全體小學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能夠在學生小學啟蒙階段培養其創新思維,幫助他們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從小培養他們愛思考、愛動手、愛創新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