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學佳
(瓜州縣淵泉小學 甘肅 酒泉 736100)
摘 要:小學時期成為建立孩子健康心理的主要階段,抓住這個重要時期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才能夠更加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在其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則可以把培養小學生語言學習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素質相融合,以此能夠更加有利于小學生人格的完善。小學語文教材中飽含著諸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身為優秀的小學語文教師,則應當將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分開發出來,在語文教學中通過相應的教學策略有效地進行滲透。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和諧氛圍
素質教育需要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的發展,其中心理素質則變成最為關鍵的方面。課堂教學活動身為學校教育的主場地,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科教學中,才可以有利于學生處理心理問題,以此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小學語文教學在內涵方面極為豐富,以人為本融匯始終,教材內的課文則成為體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通過不同方式,有目的地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加快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
一、正確教育觀的建立
建立正確的教育觀,極力改變師生關系,打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需做好教育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當轉變傳統教學方式與理念,創建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轉變自身的角色,應當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以及促進者。在新課改中,教師應當通過語文的魅力吸引學生,從而不但可以讓學生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還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師生相互間、同學相互間能夠更加有利于接觸和溝通。傳統的師生關系存在不平等的人格關系,教師不但組織了教學、控制了教學活動、設定了教學內容、評判了學生的成績,還成為了真理以及權威的代名詞。師生相互間無法處在對等的角度進行溝通,甚至不能處于平等的層面談論教學內容。從而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極為不利,社會的發展進步需要改變師生關系。使師生在人格方面處于平等關系,從而才可以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這也成為創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條件。師生相互間的情感、思想以及行為均應當獲得尊重。學生需要為自身給予充分的表現機會,可以有效傳達自身的思想與情感,讓學生能夠變成課堂的主人,展現出自身的主體效果[1]。
通過改變師生關系后,則能夠增加師生的交流機會與時間,能夠相互感染彼此的情緒與情感,形成心理方面的和諧統一,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實現認知方面的共識,情感方面的融合,心理方面的溝通,活躍了課堂的氛圍,提升了教、學、練的熱情,學生的心理狀態一旦被激發出來,則能夠顯著提升認知、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優化學練效果,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探尋小學語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轉變教法提升效率
(一)靈活設定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良好的課堂氛圍以及平等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加快樂地進行學習。正確的開始則達到了50%的成功,所以,教師的課堂導入極為關鍵。在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播放與課堂有關的背景音樂和動畫片。比如,在教學《小馬過河》的課文中,教師通過播放動畫片,讓學生觀看后講出自身的感受,再進行課文的閱讀,讓學生自行處理字詞。再比如,在作文課中,老師可以將例文拿出來朗讀,從而讓學生體會文中的場景,在分析溝通之后,將自己眼中的場景描述出來,從而提升口述能力。
(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融情入景,讓學生逐步受到教育
在角色扮演中,自身則把教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角色扮演形成的角色體驗則可以有利于學生體會并創新思維,讓學生能夠處在輕松的氛圍中,真正感受到課文文本想要傳達的信息與情感。比如,在課文《兩只小獅子》中,角色扮演能夠有利于學生將內化的語言與情感透過自身的有聲語言乃至體態語言傳達出來,從而讓學生從小好好學習,以便能夠成為有用之人。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技術層面指引文本的思想教育意義,杜絕說教
語文課堂應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技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避免了道德說教的現象,使思想教育可以逐步滲透。小學生的情感從特點來看極易外漏,自制力不強,情緒不夠穩定。他們一旦遇到開心的事情則會極為興奮,一旦遇到挫敗的事情則會十分苦悶。知曉這些后,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則應當積極為學生提供宣泄內心情感的平臺。通過了解、體會、知曉,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身的過去給予評價和反思,通過調整自身而提升心理素質。比如,在《給予樹》一文中,文章的最后,教師讓學生之間寫感謝卡及道歉卡,以此有利于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升[2]。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能夠有利于學生在健康方面的發展,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習慣,還可以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優化。語文教師需要解決所有困難,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才可以提升教學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郭恒青.給孩子插上快樂翱翔的翅膀——小學語文課堂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2.(4):145.
[2]陳能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J].學周刊.2013.(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