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杏
【摘 要】本文從創設情境、適時質疑、設置關卡、善于表揚四個步驟闡述中職數學趣味課堂的創設策略。
【關鍵詞】中職數學 趣味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148-02
與普通高中學校相比,中職學校的入學門檻較低,學生的基礎也較為薄弱,尤其對于數學這一科目而言,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單一的課堂模式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降低學習效率。作為中職教師,如何營造輕松、愉悅、充滿趣味性的課堂,讓學生高效學習,是教師需要面臨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趣味的數學課堂離不開一個好的導入。中職教師如仍采用較為傳統的談話式導入新課程,如先總結上節課我們學了什么內容,這堂課我們將要學習什么內容的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甚至會使學生在潛意識產生抵觸心理,這會對課堂氛圍和授課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導入是教師讓學生進入到新課程情境的關鍵一步。
例如,在教學《概率》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法進行課程導入,在統計學當中,有一位天才少年找到了雙色球的中獎號碼規律,一共贏得了 156億,預測中獎的正確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那么,這位天才少年是怎樣知道中獎號碼的呢?其實一點也不難,看似隨機的中獎號碼其實都有著一定的規律,這位少年計算出了其中的中獎號碼概率,來提高自己的中獎率。通過這樣的故事情境導入,使課堂更有趣味性,對所學內容《概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課程導入,將教材中抽象的概念直觀的展現到學生面前,例如,在學習《曲線與方程》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出一段籃球視頻,讓學生觀察這一段籃球視頻中籃球的運動軌跡,再利用多媒體中的幾何畫板,為學生畫出籃球在運動時的軌跡方程,從而引入到新課程當中。
通過趣味的形式導入新課,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思維殿堂中,給學生一種新鮮刺激的感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好的狀態開始新的課程學習。
二、合理設問,激發興趣
當有一個好的課程導入時,學生想要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已經被教師帶動起來,那么如何讓學生在接下來的課堂中保持這種熱情,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呢?教師可通過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對于誘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趣味課堂起到關鍵作用。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在課前進行充分的備課,梳理本堂課的重難點,列出相關的問題,從基礎的問題不斷引導學生探索,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到新知識。
例如,在教授“等差數列”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用一則小故事來讓學生進入到思維的情境中:從前有一個人在路邊買了一匹白馬給自己的兒子做生日禮物,花了 1560 元,但這位父親把白馬牽回家之后,發現自己的兒子并不喜歡白馬,就要去退掉。這位父親去退貨時,賣家對他說:這樣吧,這匹馬你也不用退了,我就送給你了,但是你要把這匹馬上的馬釘買下來,這位父親一聽,只需要買釘子,那該有多便宜啊,就問店主這個釘子怎么賣呢?店主說,每個腳掌上都有 6 個釘子,一共有 24 枚釘子,第一個釘子我只賣給你一分錢,第二個釘子我賣你兩分錢,以此類推,每一個釘子都是前面釘子的倍數。這位父親一聽,就同意了,說這樣自己很劃算。那么老師想問問你們,認為父親這樣買劃算嗎?教師把認為劃算的學生分為一組,認為不劃算的學生分到另一組,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說說自己認為劃算的理由,不劃算又是在哪里呢?在學生經過計算之后會發現賣家給出的交易方式反而要讓這位父親花上更多的金錢,所以不如第一種劃算。
通過一則趣味的小故事,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將學生引入到一個趣味懸疑情境當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也給學生帶來了疑問,使學生想要在課堂當中一探究竟。在學生了解到第二種方式劃算時,教師再給出等差數列的概念讓學生自己總結,如此可以得到很好的成效。
三、設置關卡,總結提升
當學生在課堂中了解基礎概念,掌握基本解題方法后,教師就要設置相應的隨堂練習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了。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下,教師讓學生完成的隨堂練習通常是課后的練習題或是練習冊上的章節題目,這種方式較為乏味,難以讓學生產生做題興趣。此時,教師應適當引入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方式來設計隨堂練習,如關卡式的練習模式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習題闖關活動當中。
例如,在教學“橢圓的定義與方程”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計 5 道題目的關卡,由易到難,讓全體學生來觀看課件,可以對學生說:哪些學生可以成功闖過五關,就可以獲得老師給的小獎品一份。物質的獎勵會讓學生更有動力,從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在這一章節中,可以讓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橢圓形?待學生完成后,再讓學生給橢圓下定義,接著求出橢圓的方程......循序漸進,在完成不同題目時,答題失敗的學生將被淘汰,最后堅持下來的學生,教師給予獎品。通過該方式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也可以形成一種良性的競爭,給每個學生公平的機會,促進學生快速的提升自己,這種趣味的闖關方式會讓學生期待每一堂課的闖關環節,使課堂趣味性更加濃厚。
四、善于表揚,提升自信
學生在課堂中完成教師創設的懸疑情境、關卡會充滿成就感,此時教師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獲得教師的肯定,可以讓學生更有信心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但教師也要明白,不同的學生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都有差異,因此,教師在創設趣味課堂的同時,要充分了解到班級中學生的基礎差異,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的成績、能力分為不同的層次,給出不同的教學方法。注意在教學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問題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提高學生答題的正確率,提升自信心。遇到學生答錯的情況,教師也應鼓勵為主,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不受挫。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適當表揚,對學習成績落后但取得進步的學生也應給予肯定,盡量照顧到每一個階段的學生,增強集體凝聚力,助力學生共同進步。
一堂有趣的數學課不僅要在導入、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更要有一個好的課程總結,課堂總結是整堂課的點睛之筆。教師在進行課堂總結前,可先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給學生一個自評的機會,還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與交流本堂課的收獲與疑問。最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新的懸念,留下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后思考。例如,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時,教師在最后給學生留下一幅立體圖形,讓學生思考這個圖形的三視圖與直觀圖是什么?
總之,創設中職數學趣味課堂的核心在于教師要善于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趣味元素融入到課堂當中,以情境化引入鋪墊趣味教學,以博雜化視野豐富趣味課堂,以個性化魅力渲染趣味課堂,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在趣味中成長,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責編 莫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