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珍
【摘要】隨著中國在國際上與其他大國的接軌,英語也是作為中國的第二語言出現在學生的課堂上。英語的學習主要有語法、口語以及寫作。本文內容主要講解有關英語寫作的主要方法之一——詞塊理論,即在詞塊理論下,有關于對初中英語寫作的探索,以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品為主。
【關鍵詞】詞塊理論 初中英語 寫作 實踐研究
作為國際性交流用語,英語的學習應當在各方面齊頭并進,不能顧此失彼?!奥犝f讀寫”樣樣兒都要做到能夠熟練運用乃至全部精通,在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主要應以培養初中學生們對于英語學科的興趣。因為語言類學科一般都是枯燥乏味、單調無趣的,加以初中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不成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期恰好是在這個階段,學生們叛逆心理就對于英語的教學進行產生了一定的阻力,越是強制教學學生的逆反心理越是嚴重,導致教學效果極差。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詞塊理論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優點以及意義。
一、詞塊理論的定義與教學意義
1.理論:詞塊是結合傳統的詞法、句式以及形式等,處于詞句之間的固定形式的語法結構,屬于一種條件穩定的復合物,用于同學們對口語能力入門的引導。最主要的是同學們可以在學習之余自行調改,擇優去略,而且還可以借此為基礎,培養參加辯論賽的能力,提高學生們互相配合的能力,辯論賽作為一種競爭型比賽,有雙邊性、對立性、嚴密性、目的性等特點,具有開拓思維、鍛煉口語、增加友誼、追求真理以及鍛煉勇氣等優點。
2.這就是詞塊理論的教學意義,在學習、心理、交際等方面都能起到顯著的提高。英語的作用就是交流,是不同國家的人能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詞塊教學能夠有效的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及積極程度,對于英語的學習有極顯著的作用。
學習上,能夠穩扎穩打,步步都在提升,對于英語學科的掌握從青澀懵懂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這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中磨練出來的。
心理上,能夠始終充滿學英語的樂趣、能學會的信心以及不屈困難的積極向上的心理。
交際上,不僅僅能夠在同學們之間的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友誼,還能夠在學成英語后結識其他國家的朋友打基礎,跨國友誼不再是夢想,已然是一種現實了。
二、詞塊理論在初中寫作教學當中的實踐研究
詞塊本身是一種具有在英語學習中的輔助、引導作用的輔助工具,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巧妙的運用詞塊理論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習效率,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起到推薦、宣傳并協助同學們實施的作用,學習中總是不能缺少老師的引導與教學,授業解惑的過程必須是師生雙方的合作才能完成的。詞塊理論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詞塊的輸入與制作。這是詞塊理論實踐應用的第一步,就是理論現代化。一般的詞塊的制作需要借助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運用計算機技術直接向學生們展現出教學目的,以計算機的技術讓枯燥無味的寫作要求版面以一種新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眼前,而且應當有多種多樣的展現形式,達到讓學生們眼前一亮,有興趣的主動的去閱讀思考寫作內容的目的,這樣詞塊理論的初步試驗階段就算是成功的完成了。
例如:有一個文章題目是“Chinese Food”,即書寫你所知道的中國的美食,要求學生們說出一種美食并簡單的論述。教師應當提前從網上搜索一些美食圖片,加以標注,適當的給學生們一些詞匯上的提示等等,即在圖片附近標明其姓名以及簡單的介紹,可以讓學生們從漢語譯英語的階段開始逐步的提高。在總的詞塊版面上加上此類文章的高頻短語以及詞匯,談及中國美食我們往往會用到“筷子(chopsticks)”這種中國傳承已久的餐具等等,即使同學們用不到那么多的詞匯短語的提示,新短語、新詞匯的出現也是能夠在學生們心理留下印象,作為老師,此刻應當提醒并監督學生們對于詞塊的記錄與積累,適當的讓學生們記憶、書寫、默背以及小測等等,輔助促進學生們對于新詞快的理解、記憶和使用。
2.多媒體詞塊教學的實施。實施前由于新教學模式從未出現,讓學生們對于新的教學方式充滿了好奇感和興趣感,而多種多樣的展現形式又能讓接受過新形勢教學的學生們保持高昂的興趣和積極性。
對于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的使用,其新鮮感是基于傳統的黑板白粉筆的教學模式上的,但是從本質上都應該是讓學生們學會英語,作為授學者,不能顧此失彼。
(1)實施的第一步。要保證神秘感,不可提前泄露,主要是讓學生們對于新詞快的神秘感,在不泄露的前提下,稍微給學生們透漏一點無關緊要的信息,使他們產生無限的遐想,讓學生們對于本堂課的學習充滿期待,而且對于學成英語也是充滿信心。
(2)實施第二步。自由討論,詞塊展現出來后趁同學們的新鮮感讓他們開始自由討論,此時老師應當適當的做一些提問性的語句問答環節,給學生們更多的可討論的話題,以及有關寫作內容的想法、建議、意見等等,大家交流可以學會很多的其他人的想法,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們的視野,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有極大的幫助。
例如上面我們提到的“Chinese Food”的文章,中國美食種類太多了,所以看似簡單的文章也是透漏著不簡單,簡單的論述性文章雖然也能得分,但是不會太高,畢竟我們的英語作文也是有著英語的文學藝術,以及同一句話不同的表述形式,就像我們漢語中的白話文和文言文的關系,高“顏值”的文章總能得到老師們的青睞不是嗎。同樣一種食物,例如這兩句話“一個白面片,包上餃子餡,開水煮熟就是餃子”以及“餃子就像是小孩子卷上一層被子,皮包著餡”大意是一樣的,都是在闡述餃子的做法,那么兩句的分值也就不言而喻了吧。
還有就是老師的問答環節,有關中國美食的提問,例如“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cuisine?” 就是問你還知道什么其他的中國美食,這些就是基于老師各提供的詞塊以外的內容,學生們的討論可以讓略差一點的學生跟著水平好的學生提高,學生教學生,延伸到了課外,也是對學生們的一種提高和敦促,即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討論結束后,老師應當有選擇的讓小組中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來總結發言,回答問題等等。對于水平較高的同學則是要求盡可能的少用甚至不用詞塊上的詞匯,用自己的積累來作文章,而水平一般甚至是差的學生則要求盡最大努力應用課外的積累。這是對于整個班的系統分工以達到系統性提高的重要工作。
(3)實施第三步。趁熱打鐵,就是趁早學生們思維打開、思想活躍的狀態下,讓他們開始自己的創作!此時的寫作過程能夠讓同學們身心都處于活躍、喜悅的狀態,寫出來的作品也必定是好作品。
此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生們詞塊內化,這也是詞塊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最有意義的環節。詞塊內化就是同學們對詞塊的積累真正的能夠實用于寫作中,足夠的詞塊積累儲備是基礎,合理及熟練的應用到書面是目的。此間,老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對于詞塊的積累和內化。老師可以針對本次課堂目的的寫作提一些能夠引導學生腦洞大開的引導性問題,讓學生們充分的自由發揮,展開思維,不局限眼前。寫作中運用積累的詞塊也是能夠熟練運用的詞塊的最好的練習方法,歸納、背誦、應用練習、復習總結,這四點是詞塊內化的重要方法步驟,也是學好詞塊學習的必經之路。學習沒有捷徑,再好的方法也要配合努力才能達到最終的目的。
(4)實施第四步。作品點評以及收集學生們對詞塊教學模式的意見和建議。作品點評可以增加學生們的成就感,寫作質量較差的可以得到提高。詞塊理論的應用對象是初中學生,所以對于他們這個接受群體的意見和建議應當注重而且在合理的條件下運用到教學中去。
此過程不僅僅是好學生獲得成就感,差學生得到鼓勵的過程,從學生文章中摘取出優秀的文句等等,讓水平高的學生之間進行博弈以及互相學習,讓他們在彼此的競爭中獲得動力,能夠始終保持學習熱潮,并進一步的提高。而對水平較低的同學則應當是積極引導,讓他們從中學到新知識,在追逐的過程中不喪失信心,且充滿斗志,引發一種積極向上、不屈困難的昂揚斗志。
三、結束語
詞塊理論的應用在學習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種很好的輔助工具,具有活躍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增進學生友誼、拉近師生關系等優點,就目前我國的教學形式來說,中小學都處于一種古板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而現在的學生又是在這個新事物層出不窮的社會背景下成長,所以對于古板傳統的事物有一種無趣感和抵觸感,而詞塊理論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恰恰符合現在初中生的胃口,為學生們提供了更多受學樂趣,符合現時代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姜晶.基于詞塊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探究[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2.
[2]薛倩.基于詞塊理論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