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萍
摘 要:數學課堂教學的及時反饋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中,恰當的“延時反饋”可以調整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時刻注重課堂教學有效反饋的時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反饋;創新思維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不能只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中的有效反饋。課堂反饋可以有效拓展學生思維,正確引導學習思路,掌握數學知識,提高課堂效率。在恰當的時間,教師也要利用反饋的“延時”,更好地調整教學方式,把控教學質量,也就是在教學中注重課堂教學有效反饋的時效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反饋收集和輸出
1.課堂反饋的收集
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獲得有效反饋的途徑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用心去留意學生給的反饋信息,并以此作為依據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反饋收集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種:課堂表現、課堂提問和課后練習。
課堂表現指的是學生對于教師所講述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過程中的自然神態,而這也是教學效果最及時的反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學生的眼神,可以判斷出他們是否掌握了所講述的內容。課堂提問是除課堂表現之外的另一種課堂中的及時反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課堂進度,用合理的提問方式獲得反饋信息。在學生的選擇上,教師也應該選擇中等生或是成績較差的學生,以此考查班級中的大多數學生,得到真實、全面的反饋信息。課后練習主要是指教師為學生所布置的課后作業,而課堂檢測的方式包括課堂中的口答、課上小檢測、小練習等多種方式。這種反饋方式不僅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還能讓學生對自己進行檢查。
2.課堂反饋的輸出
課堂反饋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方式,這個過程需要教師進行反饋信息的輸出。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進行評價,不同學生之間評價方式不同。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反饋要以肯定為主,然后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完善和提升。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對他們的反饋評價應以鼓勵性語言為主,提升他們學習的信心。這種反饋的評價方式結合學生自身實際情況,能夠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其次,教師還要注重課堂反饋的跟蹤。教師的反饋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在長時間的跟蹤中進行糾正改進。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延時反饋的作用
學生在課堂中的反饋信息能夠讓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保證課堂順利進行。對學生自己來說,課堂反饋可以提高他們數學學習的興趣及學習信心。教師在獲得學生的反饋信息之后,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并利用延時反饋改進教學方式。同時,還要根據反饋中的情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跟蹤。
1.利用延時反饋主導教學活動
在過去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反饋都是及時做出評價,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有時立刻否定還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為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改變過去生硬、直接的反饋方式。利用延時反饋主導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或是探討數學問題。
2.利用延時反饋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學生創新思維是通過他們對問題的充分思考、聯想、猜測等一系列活動培養的。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錯誤,如果教師立刻對其進行否定,那么必然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扼殺學生的創新思維。所以,教師要注重反饋的時效性,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不斷完善創新想法。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學生按照課本上的測量方式測量圓的周長之后,教師不必進行立刻反饋,而是讓學生繼續思考,再次操作,找到更多的測量方式,開闊自己的數學思路。
3.利用延時反饋進行持續性教學
課堂反饋的持續性也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內容。首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及時掌握自己的學習結果,就能有效提高他們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向學生準確地提供反饋信息,讓他們及時了解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保證課堂反饋的持續力。
其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忘記之前所犯的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形成連續性的及時反饋。也就是說,為了防止學生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教師要不斷對反饋內容進行強調,讓反饋信息深入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
數學課堂教學的及時反饋離不開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教學中必然會出現的結果。不論是課堂中的及時反饋還是延時反饋,都是為了服務于學生,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用恰當的反饋方式為指導學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課堂效率。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仍然需要所有數學教師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娟娟.探討新課標下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分析[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5).
[2]韓鶯紅.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文化教育探析[J].成才之路,2011(29).
注:課題批準號:GS[2016]GHB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