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
摘 要: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的道德、智力和體質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方法來吸引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磁化;變化;感化
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在觀點、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質等方面的不同,采用不同手段來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但是,如何做到真正吸引學生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磁化”是前提
“磁化”就是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從而牢牢吸引住學生。現代教育家Robert Travers說:“教學是一門獨特的藝術。”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能夠表現自己的能力和真情實感,某種程度上就像演員一樣。在我看來,學生缺乏對體育的興趣,不能責怪學生,最好看看自己有沒有為他們做什么。要想收到實效,第一要務是提高自身教學的吸引力,將學生的心“磁化”,牢牢地吸引住,使學生樂于學習,“教”與“學”形成凝聚力,形成師生共鳴。
二、“變化”是關鍵
教師在教學中,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善于改變,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
1.把猜謎、講故事引進體育課
當前的體育課,基本上都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這樣的教學方法枯燥、單調,完全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一旦學生過了新鮮期,就會產生厭煩心理。如果采用提問式的教學,便可以得到較好的效果。例如,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喜歡謎語和故事,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引出教學內容,這樣做,一個謎語,就引起了學生的注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容易分心,上課時候經常“人到心未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比較嚴重,有時甚至連隊都排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編寫一些藝術體操,配合音樂進行練習,模仿動物的動作,也不失為一種新穎、有趣的練習方式。
3.多采用小型競賽
教師還應抓住小學生常常熱衷于一些小比賽的特點,組織一些趣味競賽,如:普通的跑步可以演變為直線跑、接力跑、S型跑等;單腳跳可演變成跳進去拍人;壘球投擲可變為用發射炮彈打坦克或飛機的比賽,在激烈的比賽中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學生在走廊玩,另一個學生在后面“偷襲”,于是我們看到了被偷襲學生的快速反應和雙方激烈的追逐,直到兩人都氣喘吁吁。這種學校里的常見場景使我經常產生思考:為什么學生的反應在學習的時候不能這么快?為什么學生在練習耐力跑的時候不愿意這么賣力?其實,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才會顯露出自己的心理特點,如果教學的時候能夠有針對性,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習意識,教學效果就會大大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在教學中,教師要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特別是對于一些問題學生,老師只要給他們全部的愛,對他們理解、尊重和信任,注重他們的進步,經常作出肯定和表揚,就能使學生發生轉變。在我的班里就有幾個這樣的問題學生,他們的普遍特征是:不遵守紀律,學習不認真,聽不進教師的批評教育。李同學就是典型之一,有一段時間經常逃課,老師經常找他,但他看到老師就躲起來,老師都拿他沒辦法。在一次課外活動中,我特意靠近他:“李同學,你的身體協調性很好,歡迎你加入我們的體操隊。”一聽這話,他來勁頭了。聽到這個,他頓時來了精神。簡單的肯定和表揚之后,我換了話題:“老師能和你談談嗎?我們到那邊草地上坐坐吧?”此時他正興致高昂,于是非常聽話地跟著我來到草地上坐下。“其實老師沒有什么朋友,你的表現又不錯,所以老師想和你交個朋友,可以嗎?”他說:“老師,其實我也很孤單,想有朋友一起玩,可是同學們都不喜歡和我玩,而且爸爸媽媽又一直不在家了,我很想他們,想跟著他們,可是學校不允許,所以我只好天天逃課了。”我說:“原來是這樣啊,老師非常理解你的行為,不過你覺得逃課這種行為合適嗎?還有,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同學們不和你玩?”他說:“不,前段時間我受傷了,同學們都還是很關心我的,但是我的傷好了以后,他們……”不知不覺我們在草地上聊了將近一個小時。經過這次交流,李同學終于愿意上課了。有一天放學路上,忽然后面有人大聲喊道:“林老師,我最喜歡你了,也最喜歡上你的課了。”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李同學。聽了這話,我突然感覺到,這讓我覺得老師這個職業是那么的神圣、自豪,更堅定了我作為一名教師的信念。
長期的教學實踐讓我有了更深的體會,我們廣大體育教師,應該帶著高尚的情操、淵博的知識和健康的體魄,并以完美的示范,給學生一種積極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教師應該采取恰當的方式吸引學生,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奮進、守法愛法的集體主義精神,互相尊重、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獨立自主、善于創造、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還有樂觀開朗的個性和不屈不撓的良好心理素質。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有針對性地采取手段,保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運動的好習慣,培養獨立鍛煉、科學鍛煉的能力,為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終身體育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奇.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J].科技信息,2010(3):158-182.
[2]歐海燕.師生情感共鳴與藝術類大學英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3(56):90-91.
[3]張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4(15):239.
[4]李守彬.體育課如何吸引學生[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09(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