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文蓮
摘 要:在現行人教版數學教材中,主題圖是一大特色,教材通過現實的活動場景、生活場景等各種形式呈現出學習素材。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發揮主題圖的功效是探究的重要課題。闡述了主題圖功能價值,分析發揮主題圖功效措施,以期給相關研究人士一些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數學教學;主題圖;功效
在人教版數學教材中安排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主題圖,不但能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從數學教學現狀來看,許多教師大多是把主題圖當成創設情境的教學工具,用過后就棄之不理,根本沒有發揮主題圖的真正功效。在這種形勢下,探究如何發揮主題圖功效具有的現實價值。
一、主題圖功能價值探究
在數學教材中,主題圖的功能價值主要體現在資源價值、問題情境價值以及探究價值等方面。
1.資源價值:在數學新教材中,不僅僅是數字與數學語言,還設計了五顏六色的圖畫版面,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賦予生命,具有生活氣息,變得可愛,為教師設計數學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
2.問題情境價值:新教材非常好地展現新課標精神,從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選取熟悉事物提出相關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和日常生活間的密切聯系。
3.探究價值:人教版教材中的主題圖大多數都是現實有趣的數學活動,這些活動具有探索性,能夠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究空間。比如,人教版中的《擺一擺》數學活動,許多選材于學生身邊的活動,像商場貨架上擺放貨物。
二、數學教學中發揮主題圖功效的措施
在數學教材中雖然有各式各樣的主題圖,但是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不知道如何發揮這些圖的功效。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提出個人建議。
1.深入研讀,把握主題圖價值
(1)對主題圖進行認識:要能夠發揮主題圖的真正作用,首先教師要能夠全面認識和了解主題圖。從數學教材主題圖范圍來看,可以將主題圖劃分成單元主題圖和課時主題圖。從呈現模式來看,可劃分成活動類、生活類以及對話類等各種主題圖。
(2)理解圖意:主題圖作為人教版教材中的一大特色,在教材中體現出新課程理念。所以只有深入理解主題圖具有的內涵,才能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才能夠有效實施教學。比如,小學一年級“分一分”教學時,在教材中設計了商品貨架圖,設計目的就是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到現實商店實地觀察,思考與交流,從而體會現實中的數學知識。
2.恰當使用,發揮主題圖的功效
(1)合理利用主題圖創設情境:《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一定要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從學生生活經驗與已有知識入手,創設有趣生動的情境。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就要直接運用或者結合主題圖設置教學情境,并引發出問題,讓學生深入探究數學知識。比如,在三年級上冊的教材27頁,設計兩幅和買東西相關主題圖;①媽媽購買一雙運動鞋和一套運動服,支付200元錢;②營業員給媽媽找回17元錢,對孩子提問:錢找的對不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主題圖內容,應用多媒體工具將買東西的場景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必然感到這種場景非常熟悉;從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體會去驗算,從而掌握驗算方法。
(2)運用主題圖創設合作交流機會:有效的學習活動不僅依賴模仿和記憶,還需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而人教版教材中許多主題圖都是按照小組合作形式體現出來的。比如,在“認識圓”一課中,探索圓的直徑和半徑時,主題圖中就呈現三個小朋友邊動手操作邊交流討論的場景。因此,教師就應結合主題圖,合理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交流合作,讓學生通過探究逐漸明晰圓的半徑和直徑具有的特征。
3.靈活處理,讓主題圖服務教學
在人教版中設計的主題圖,大多是靜態的場景或者靜止結論式的畫面,缺乏必要的思維過程和動態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把這些圖直接拿出來讓學生去觀察和思考,必然會影響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必定會多一些不確定因素。因此教師首先要理解主題圖的用意,將主題圖以動態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訓練學生的思維,從中獲取新知。比如,對“圓的認識”進行教學時,當引導學生理解車輪要做成圓形,主要是圓的半徑各處相等,教師可把主題圖的摩托車輪制成動態的課件,通過動態加強學生對圓的半徑處處相等進行理解。而且小學生具有好動天性,非常喜歡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主題圖動起來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而言之,人教版數學教材中主題圖給教學提供豐富的資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學習。數學教師就要深入理解、潛心研究、合理運用,將主題圖成為教學中一大亮點,這樣才能夠在數學教學中真正發揮主題圖的功效。
參考文獻:
[1]徐芳.談教材“主題圖”的創造性運用[J].秀洲教研,2015(11).
[2]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孔企平,張維忠,黃榮金.數學新課程與數學學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