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萬榮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讓其領會數學的奧秘。小學數學課程在新課程改革下的重要要求是教學生活化。從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中研究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學的魅力,讓學生理解學以致用的重要性和方法。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重要性研究
說起數學,很多學生都會很苦惱,因為數學的嚴謹性和超強的邏輯性,讓很多學生很是頭疼。數學知識其實是來源于生活的,而我們學習數學,最后也是要將其應用于生活中的。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聯系生活中學生熟悉的情景,來創作教學方案,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運用數學來解決生活問題。由此教師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來應對新的改革方向。
一、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理解
從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來理解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1.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就是枯燥和乏味的,學生整天游離在數學題海中,而參加奧數比賽更是一種無上的光榮,它給學生帶來的是精神上的重大壓力,因為每一位家長都很重視自己孩子的數學成績,而它是最能反映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應變思維的重要形式之一。換一種角度來說,即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很高也不能證明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力就很好,很多學校為了升學率都會要求學生死記公式和題目,由此提高了升學率,公式化教學也慢慢地開始泛濫。家長看到學生的成績一路飆升很是欣慰,但背后的弊端是學生的思維空間受到限制,終究還是達不到教學的目標。
2.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提出
在公式化教學泛濫的情況下,依舊有很多教師苦心研究新課改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提出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并在一些小學中進行試驗,最后的結果是可喜的,充分表明了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所謂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數學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情境,將數學的學習過程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教學中學以致用的要求,讓學生學會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的數學問題。通俗地理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情境,運用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去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樣學生的記憶會更深刻,對思維的形成也更近一步。
二、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倡導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沒有發揮生活化的重要作用。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程度不夠或者是方法不對,教師只是應對教學內容和目標,實行生活化教學的策略,但是方法不對的話,也是事倍功半而已。下面針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對比反映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
1.創設生活畫面的情境
小學數學的內容來源于生活,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把教材中的圖片在生活中生動地體現出來,不是讓學生抽象地去理解,將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學生會感受到不是單純地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生活中去學習知識。例如:用舊報紙折疊成一艘小船,岸上一共有10個人,小船每次只能載3個人,那么要來回劃幾趟呢?(小人就用粉筆頭來代替)如果每次只能載2個人,一共要來回幾趟呢?在學生一次一次的試驗中,學生會發現載2人時正好能每次2人走完,3人時,會剩下一個人,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余數的概念了。小學生在玩耍中就學會了數學知識,也充分體會了概念,可謂一舉兩得。如果教師只是在課堂中告訴學生:我們今天來學習余數,學生很難理解什么是余數。由此凸顯生活化教學在提高課堂效率中的重要性。
2.創設生活活動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活動事項,把數學數字帶入進去,讓學生在課堂中深刻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意義,它能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假設學生一家人要出去旅游,景點中標注成人的門票是50元一張,小學生的門票是成人門票的半價,計算自己家全員去旅游一共要花費多少錢買門票?這時,學生會應用到除數的概念來解決問題,這種場景的模擬,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提供創新的環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著重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應用,而忽略了知識的創新。創新能力的培養是要學生在不斷的探究摸索中鍛煉的。而生活化教學的課堂是活躍的、寬松的、激烈的,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多設定一些探究性強和辯證性強的題目,供學生在課堂中討論,思維的碰撞才會出火花,由此反映出生活化教學對于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重要性。
從以上三個實施方案中來研究了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意義,對教師形成良好的教學觀有很重要的意義,主要有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就更要迫切地實施,來達到教學的任務和目標,為國家培養更加有用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小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
[2]馬麗.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A].2014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