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摘 要: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其目的就在于讓學生溫故知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布置作業,達到“自主高效”的目的:讓學生運用“一起作業”平臺,達到樂學;讓學生申請“免抄卡”,達到要學;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探索,達到活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后作業;自主高效
英語課后作業是鞏固新知的主要途徑和手段,通過課外作業的新式來完成以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目標,教師既要在作業布置中突出作業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要達到學習的目的。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小學英語作業布置的幾點體會。
一、運用“一起作業”平臺,實現樂學
課后作業的布置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英語這門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聽、說、讀、寫四大技能。而大部分老師在布置作業時,由于不方便檢查口語部分的練習被嚴重淡化。即使布置了,由于無法檢查而形同虛設,變成了無效的作業。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書寫部分的作業,愈演愈烈,大量的、反復的機械抄寫代替了聽、說、讀,偏離了英語這門學科的本質。“一起作業”給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帶來了一次革命。
1.設計游戲作業,突出作業的趣味性
我利用“一起作業”游戲化作業的特點來布置作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完成英語作業。如布置詞匯作業時:有正義法官、海底世界、阻擊小偷、拳擊擂臺、超級彈跳、海島冒險和功夫小子等形式;布置聽說作業時有聲波守衛、背誦課文和魔法暗語等形式;語感練習有頑皮小鱷魚和高能列車等形式。這些作業形式活潑,充滿樂趣,彰顯作業的趣味性、游戲性。
2.設計針對性練習,突出作業的激勵性
我在檢測學生單元知識掌握情況時,根據教學進度和考查點在海量題庫中選擇合適的試卷,對學生進行考查。學生立即就能得到分數,在答題時更認真、細心,在班級團隊中找到自己的競爭對手,共同進步。
3.創新作業形式,激發作業的動力
我支持學生利用自己學習換來的學豆去兌換獎品,當孩子們收到兌換的學習用品時,那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
通過“一起作業”平臺上的游戲學習、趣味PK、個性學習、獎品兌換的體驗,學生對作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在課后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很好地完成作業,達到了將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復習的目的。所以,筆者認為,小學英語作業的布置原則之一就是應該做到“樂學”。合理趣味性的作業,突出課程特點,才能達到“自主高效”的學習效果。
二、讓學生申請“免抄牌”,達到要學
實踐證明,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布置課后作業更人性化。眾所周知,應知應會的內容讓學生掌握的法寶之一就是抄寫。而機械地抄寫是學生反感,影響學習興趣的、低效的,而教師不得不布置的一種作業,這種作業需分層。
1.“免抄牌”的設想
我班的葉×同學學習刻苦認真,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不愿意讓這樣的學生再去做無效的作業,于是我想到了“免抄牌”。得到“免抄牌”的同學免于抄寫一切抄寫內容,這樣擁有好習慣的學生就能從無效作業中解放出來,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把精力投入到閱讀或其他方面。
2.“免抄牌”的設計
聽寫與家庭作業掛鉤,聽寫的內容就是前一天的作業中聽寫的內容。獎勵與聽寫掛鉤,凡是聽寫連續三次滿分,說明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獲得“免抄牌”。但“免抄牌”并不是終身制,為防止部分學生的勤奮不能持之以恒,我規定,在聽寫中錯誤兩個以上的將收回。
3.“免抄牌”的激勵
在免抄寫大量作業的誘惑下,學生能自主高效地完成課后作業。在作業中積極記憶應知應會的知識,有的請家長幫忙聽寫;有的自己默寫;有的認真訂正錯誤。變“要我學”成“我要學”。
通過“免抄牌”的獎勵,越來越多的學生從機械抄寫中解放出來,他們保留了英語的學習熱情,以輕松的姿態去迎接新知。
三、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探索,達到活學
除了布置“聽說讀寫”有關的課后作業之外,我還經常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性”作業,如觀察記錄和調查等。
當學生學了天氣方面的知識后,我布置學生課后觀察記錄一周的天氣情況,然后再到課堂上用英語匯報記錄結果。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了解了生活,觀察了自然,把日常生活與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增強了參與意識。
在學完“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之后,我發給學生每人一張表格,讓他們在課后走下去調查同學各自喜歡的課程。然后下堂課伊始用英語交流,訓練了新句型,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總之,小學英語課后作業的布置,可以呈現出精彩紛呈的內容和形式,也可以改變傳統的生硬、死板的課后作業模式,而是在“自主高效”的理念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掌握新知,激發學習熱情,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做到“溫故知新”。
參考文獻:
[1]舒航.淺析小學英語課外作業的布置[J].亞太教育,2015(17).
[2]華卉.巧妙設計:淺談譯林版新教材中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J].新課程導學,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