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飛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生源、升學、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挑戰,而教學機制的改進是關乎教學質量、學校發展和人才培養的關鍵。本文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分析了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闡述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意義和方式,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藝術類 中等職業學校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022-01
在現在藝術類高考熱度不減和生源質量不理想的情況下,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若統一以高考為目標必然面臨巨大的“文化分”壓力;若以就業為目標則面臨學歷較低的“門檻”壓力。因此,在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不應該是簡單的統一,而應該結合時代需求、社會現實、專業特點及學生個體差異、培養目標等進行綜合考慮,分層教學。
一、關于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最早出現于美英國家,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分層教學主要模式有班內分層走班模式、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個別化”學習模式等,職業教育主要采用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地的中學利用分層教學方法成效顯著。然而由于受地域、學校特點及學生情況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加之分層教學帶來的管理復雜,所以分層教學在教育理論研究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話題。但是,就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來說,分層教學更能使教學“有的放矢”,使學生“學有所得”。
二、分層教學的必要性——來自于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困境
1.教學現狀
從學校整體看,和普通中學相比,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除了具有和其他中職學校學歷層次不高、生源質量不好的共同特點外,還面臨文化與專業、升學與就業、素質與技能培養并重的問題,由此決定了教學目標很難達到統一一致性。從學生實際看,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大都是知識面狹窄、基礎薄弱、學生個體差異較大,而且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習慣差,缺乏學習興趣和動力。從教師教學看,來自于普通中學那樣的高考壓力在中職學校一定程度上有所減輕,教師僅滿足于完成學歷教育所規定的課程任務,普遍存在教學方法傳統、教學形式單一的情況,整體教學質量還有待提高。
2.存在的問題
首先,中職學生基本上是達不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的,學生入口的生源質量影響到學校整體學風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這是個體——少數——多數——整體的影響過程,影響是普遍的。其次,我們都說“教學相長”,由于教學成果很難顯現或者說很難達到教師的目標要求,使教師產生教學方法“不靈驗”、教學“成就感”無法體現的心里,長此以往教師個人專業成長的信心和需求會受到影響,難以提高進步,容易造成教師職業倦怠。再者說,單一的教學模式、評價方式和培養目標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特長培養,很難實現培養中等專業藝術人才的辦學目標。
三、分層教學的意義
實施分層教學的優點在于同一層次內學生的基礎和水平較一般班級授課制條件下更為整齊,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教師的教學都更加明確、更加有針對性,同時也能夠比較好地適應學生的興趣和個體差異。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強調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正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它要求我們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這就是孔夫子倡導“因材施教”。因此,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措施。
四、分層教學的方式
分層教學的依據和方式多種多樣,根據藝術類中等職業學校的特點,我認為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模式比較符合實際。實施分層教學要著眼于學生的基礎和發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文化專業程度、個人發展方向和職業規劃分成兩個教學層次——升學與就業。兩個層次的學生在文化與專業教學上的側重點不同,目標和知識的難度也要區別開。升學層次的教學要緊貼高考,文化與專業并重,注重應試能力的訓練,就業層次的教學注重專業技能的訓練與職業實踐的結合。
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分層教學要求在課程設置、評價機制等方面也要進行適應性完善,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做到學生、家長、學校三結合,正確定位分層。學生的選擇也應當是結合實際的、靈活的、動態的,每學期或每學年可以進行調整,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決定層次變化。
參考文獻:
[1]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