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摘要: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模式對整個工程的成本控制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建筑工程的控制核心就是為了減少工程的造價,提高工程的使用價值。如何才能構建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模式,大幅度提升動態管理的控制效果,縮減建筑工程的造價成本,正是整個建筑行業都需要進行研究的。本文通過對目前建筑工程的造價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分別對工程造價管理在各個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希望能對建筑工程行業的造價動態管理提供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0-0-01
在建筑工程建設當中,工程造價管理一直以來都是工程建設的重要管理核心,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的成效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建設項目的成本投入。而建筑行業的長遠性發展,同樣離不開工程造價管理??梢哉f,工程造價管理對整個工程建設發展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行業在建設中要想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從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入手,來確保建筑項目獲得最大程度的經濟效益。而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更是貫穿了建筑工程的整個階段,只有充分做好建筑工程項目每個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才能實現整個工程的造價控制目標。如何明確工程各個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實現造價動態管理模式的構建,正是本文要論述的內容。
一、工程造價在設計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
1.在可行性研究階段的動態管理
可行性研究階段是工程建設的最初階段,通過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可行性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業主才能決策出是否進行工程項目建設??尚行詧蟾娴脑O計和編制,需要根據使用用戶的實際需求來進行綜合編制,并且需要保證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工程質量。在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時,需要技術人員對相關的施工技術資料以及相應的國家政策法律、施工方案等進行全面性的收集,并對業主在工程質量建設中的要求進行采納,才能開始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在此階段的工作內容,也應圍繞這些施工設計方案、施工技術等成本進行相應的管理,確保企業與業主之間的利益得到最大化體現。
2.在初期設計階段的動態管理
初期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階段,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內容應對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優化,積極對這些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初審和終審,以達到設計施工方案的設計成本滿足工程造價管理的設計目標,確保造價動態管理工作更具實效性。實踐資料表明,造價動態管理模式在初期設計階段的動態控制,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高達75%以上??梢?,初期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對整個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意義。
3.在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動態管理
造價管理在施工圖設計階段中的工作主要是根據施工圖紙來進行的,施工圖紙設計是按照建筑物的要求標準進行設計的,而造價管理工作則需要對施工圖紙進行細致劃分,明確施工工程量,并結合當地市場價格,對造價的金額進行動態控制。而且,施工圖也是以后預結算、招投標、作業進度和撥款的重要依據。設計人員應對當地市場情況、施工現場環境、結構施工設計方案優化措施等來明確施工圖的設計,力求將施工后的變更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二、工程造價在招投標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
1.招投標過程中的造價動態管理
對招投標過程中的造價動態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招投標階段應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進行,實現企業間的公平競爭,通過這種競爭行為,來最大程度地實現建筑施工的效益最大化。招標企業應加強招標資格審查工作,確認投標企業的競標資格,并對招標現場進行實地勘察,避免投標企業的弄虛作假行為,保障項目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招標文件的制定,需要由招標企業內的造價人員或造價工程師通過對文件價值數據的全面搜集和整理,篩選出有用的價值數據,并對當地市場價格波動情況進行預測和分析,最終完成整個招標文件的編制。造價人員還要對招標文件內的價格條款等涉及到造價的內容,進行反復研究和分析,為以后的造價控制提供有利條件。造價人員或造價工程師也要對中標價格進行分析,確保中標報價的合理性,避免企業間低價中標引起的惡意競爭,使建筑項目的質量和工期能夠得到保障。
2.中標后合同簽訂的造價動態管理
投標企業中標后,在合同簽定時,也要進行造價管理,應明確合同中雙方的義務和責任,對合同中涉及到造價和工期的內容,進行反復審核,對工程價款的結算方式和違約處理等,也要有明確的規定。另外,工程造價還應對合同內的風險進行相應的評估和控制,確保在發生風險時,能夠有效規避和轉移,從而全方面提升造價動態管理的控制效果。
三、工程造價在施工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
工程造價在施工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中,應對施工工作進行細致化管理,首先就是要對材料進行管理,確保材料價格符合市場行情,對市場行情也要進行實時掌握了解,并形成相應材料,以此做為工程結算的依據。其次就是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變更進行控制,確保每項變更都有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同意,文件上必須要有相應的蓋章簽字,并對工程變更單進行妥善保管,監督相關部門進行報付賬,對造價變更做到實時管理、實時掌握。最后,還要對隱蔽記錄的簽訂情況要進行實時掌握,形成結算依據,確保對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
四、工程造價在竣工階段的動態管理模式
工程竣工階段在對工程進行結算時,建設單位應對合同內容進行嚴格遵守,對實際工程造價進行嚴格把握,相關的工程變更和簽證也要進行反復的核查,對合同風險中發生的費用進行仔細核查。對一些項目清單中的漏項,應按照相應的調整方法進行調整,由發包人對漏項進行審核同意,才能作為結算依據。對工程中的工程量變化,也要依據合同規定,適當調整綜合單價,并經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的審核同意后,才能作為結算依據。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工程造價在各個階段的動態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分析,從工程的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和竣工階段的造價動態管理模式進行討論,明確了工程造價在工程各個階段的動態管理內容,確立了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模式的構建思想,最終完成整個工程的造價控制目標,通過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內容的有效實施,也將進一步鞏固造價管理在工程建設管理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參考文獻:
[1]蔣艷芳,黃潔貞.建筑工程造價實踐中如何實施動態管理模式[J].中國市場,2013(26):15-19.
[2]程靜.淺析“營改增”模式下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對策略[J].科技資訊,2016(17):23-26.
[3]鄒立超,鞏艷芬.淺談建筑工程預算管理主要問題及對策[J].價值工程,20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