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茂柏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教育也在不斷的變化中,小學數學對學生的培養要求也越來越高,其所涉及內容也就相應的多了起來,且難度也有所增加。這時如果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便可以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有效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興趣 實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11
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極為抽象的學科,這點小學數學也不例外,但如果稍微對數學進行深入的了解便可發現,由于數學知識本身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于生活的經驗積累和總結。因此,數學又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數學知識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的遷移,這也正是當前小學數學教材的基本特色。在小學數學具體的教材中,其所涉及的課程內容的難度略大,且包含了較為廣泛的知識范圍,大多數知識點都是立足于實際生活來進行教學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搞好教學,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素養等進行綜合培養,那么就必須要對生活化教學進行強化,使學生能夠盡可能的將數學學習與生活進行聯系,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對數學知識進行理解、吸收、轉化、運用。換而言之,在小學數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及素養的發展極具指導意義,可以對學生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提高必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要想取得成功并不難,但是教師需要把握好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首先就要從學習的效率入手,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來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借此來使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俗話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這位老師請出來,這才是整個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此時教師如能在教學中融入相應的生活元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一絲絲的熟悉,那么即可有效的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起來,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對數學進行學習,從而讓教學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同時,學生在對小學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要將數學成績作為學習的唯一目標,而是要弄清楚學習的基本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數學知識,并將這些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以便能夠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予以解決。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將生活化教學自始至終的貫穿于整個數學課堂教學,這既能夠讓生活實踐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又能讓數學知識反過來對實踐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這樣學生才可以順利的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并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所在,獲得一種學習需求被滿足的成就感。學生在成就感的持續影響下,會自然而然的去對數學知識進行重新審視,從而意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進而使自身的求知欲得到明顯的增強。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具體實施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中,教師要特別注意一些細節的問題,只有將這些細節處理好了,那么生活化教學才能得到成功的實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首先,教師要對抽象的數學語言進行轉化,使其能夠融入相應的生活化氣息。在這一轉化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先要對自身進行審視,找出自身教學素養水平的不足,并通過積極的自主學習來進行完善。在具體的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在課前進行積極的準備,認真的進行備課,將教材內容中的難點和重點知識進行梳理,并將其進行細化分析。此外,還要在備課階段將一些新的教學資源引入進來,以便讓原本死板、生硬、抽象的知識得到有效的轉化,以靈活多變、淺顯易懂的生活化語言進行表述,以便能夠順利地將這些知識傳遞給學生。例如,在具體的小學教學中,其中的概念類的知識是極為重要的,而其中會出現一些專業化程度極高的數學語言,學生可能會一時間無法對其進行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對這些數學語言進行簡單的處理,通過包裝、潤色、轉換等多種方式來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其能夠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便于學生去進行接受和理解。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由于其語言能力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因此其語言理解和思維辨別能力都較弱,對數學教材中一些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數學語言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盡可能的將這些數學語言帶入到實際生活之中,讓生活化的因素影響其發生轉變,從而使其能夠得到具象化的體現,進而使學生輕松對其進行理解。
其次,教師要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情境創設,將生活化的元素合理的融入其中。就目前的小學教學而言,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極為廣泛,幾乎所有的學科都可將其進行運用,并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具體的情境教學法如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運用,那么就要教師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來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以此來將原本復雜的問題進行有效的簡化,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得到增強。例如,在對學生進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直接讓學生去對現實生活進行觀察,甚至是就用教室中的物品場景來作為教學背景,這樣可以讓學生將抽象的知識同實際事物建立起必要的聯系,使得知識的學習變得簡單起來。
三、將小學數學知識同日常生活實踐融合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同日常生活實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小到日常購物,大到修屋蓋房,這些都是我們身邊可以看到和用到的數學知識的具體體現,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小處進行觀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適當的規劃,列出合理的支出收入明細,這就是加減法的運用,一方面讓學生在不知不覺間運用了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學習到了相應的理財知識。正是通過這樣一點點的日常積累,讓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進行了有效的運用,使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得到了提升,同時也讓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數學思維,開始從數學的角度來對生活進行觀察,并獲得一些便利,這樣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才算是得到了徹底的落實。
通過以上略顯淺顯的論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是極為必要的,這不僅能夠讓小學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有效的提高,還能夠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培養起來,使學生能夠切實的搞好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原本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被獨立出來,在同生活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后,被賦予新的活力,從而被學生廣泛的應用于生活之中,真正的做到了數學知識的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