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方明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語文學習生涯的基礎階段,也是極其重要的階段,它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其中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作文教學常常被忽視。經過小學語文的新課程改革,這些年小學語文教師越來越重視作文的教學,但是小學生在寫作方面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使得他們的寫作能力無法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使學生喜歡寫作文,提高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低年級將作文課叫做寫話,中年級和高年級叫做習作。寫話,顧名思義,就是觀察自己感興趣的周圍的事物,寫出自己心里想說的話,發揮自己的想象。中年級的習作要把自己觀察到的事情寫清楚,學會積累寫作的詞句;而高年級的習作要有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作文能做到語句通順、書寫規范、分段表述,會寫常見的應用文,并具備修改自己和他人作文的能力。本文運用訪談法、文獻法、案例分析法對小學生寫作方面出現的問題以及寫作能力的提高進行闡述。
一、小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20余名各個年級小學語文教師的訪談發現,低年級進行看圖寫話的小學生除了字不會寫,標點符號不會用這些基礎的問題之外,他們看圖寫話時總是不能很清楚地寫出一件事兒,并且語句不通順,甚至是語序顛倒;中年級的學生已經開始寫作文了,在這個過渡階段他們的作文依舊出現了錯別字和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問題,而且敘事還是有點混亂,不夠具體,語言重復,不夠準確;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可以寫出一篇大約五六百字的作文了,出現錯別字的次數很少了,標點符號也很少出現錯誤,但是他們大多數卻不能詳細地進行描寫,不能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有時還會語句重復,不會使用美詞佳句,缺少語言的美感,甚至有一少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感受,無話可寫,更有甚者會跑題。
根據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無論是進行看圖寫話的低年級還是習作的中、高年級,都出現了詞語積累不夠、無話可說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對小學生寫作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只有加強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掌握寫作技能,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方法
(一)提綱式教學和自由式教學相結合
現在作文的教學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學生根據老師設計的內容進行填空,這樣不但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都很相似,長此以往會越來越缺乏創造性,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考試的分數會很高;另一種是完全讓學生自由發揮,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力豐富的學生作文會寫得越來越好,稍微差一些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差,一個班級里的寫作水平會出現兩個極端。那么如何把這兩種教學有效地結合到一起呢?這就應該根據年級的不同來教學:低年級的學生年紀小,他們的作文課大多數是看圖寫話,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不必去刻意追求學生們的語法,只要把他們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就可以了;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可以把兩種有效結合到一起,也就是先讓學生觀察物體,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加以總結學生觀察的方法,然后再提出寫作的要求,出示范文,讓學生完成作文。中年級也是一個作文的過渡時期,學生的心理漸漸成熟起來,就可以對他們的作文加以規范,讓他們寫出規范一些的作文;對于高年級來說,學生都掌握了基本的觀察方式之后,對于那些無從下手的文章,老師就可以通過適當列提綱、句子填空的方式激起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就可以寫出好的文章了,因此到了高年級就可以以提綱式為主進行作文教學。
(二)加強閱讀,時常動筆
學生寫不出優美的句子也和他們的閱讀量小有關,這使他們積累的好詞佳句對于寫作來說還遠遠不夠,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讀寫結合,學習名家名篇,在課文學完之后可以進行續寫或者對文章內容進行復述,不僅能鞏固學生理解課文,還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對課文進行延伸,對于培養學生寫作大有益處,當然除了課本之外,教師還要多推薦好的書籍給學生,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圖書交換,建立班級的圖書角,定期進行讀書交流,等等。此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準備個小本子,用來抄下優美的詞語和句子,適當背誦一些。久而久之會積累下來的好句,這樣把它們用到作文中,就會成為作文的亮點。除了這樣還可以平時寫日記,養成愛動筆的習慣。我曾經參觀過一個學校,要求低年級的小學生每周畫一幅畫,然后再寫下幾句話,每周都這樣做,這樣的訓練就是在幫助學生從低年級就開始養成寫作的習慣,而且小學生都很有興趣的先畫畫再寫話。正是有了這樣的習慣,學生就會多多觀察發生在身邊的事,并把他們記錄下來。日子長了,就會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更多的素材。
(三)學會觀察,了解社會
學生最終是社會的人,他們必須了解社會,他們的習作是反映自己對社會生活的任何事的認識和感受,去表達他們的情感態度。然而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會忽略這一點,使寫作內容空洞、枯燥。我看到過一個很好的事例,上課地點是在一個很大的多媒體教室,當學生坐好時,任課教師并沒有馬上開始他的教學內容,而是問學生:“這是我們第一次在這里上課啦,這里有什么變化嗎?”老師這樣問,學生開始觀察教室里的各個角落,然后舉手回答……當學生都回答完之后,老師又說:“你們居然沒有觀察到最重要的,這么多的聽課老師都沒看到嗎?快和這些聽課老師打個招呼。”在公開課這么做不但緩解了學生的緊張感,還利用了當時的具體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觀察練習。
除此之外還可以多組織語文學科的實踐活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帶領學生走出語文課堂,走進社會生活中去觀察事物,如果是描寫春天,那么就去校園里觀察春天的景物……讓學生親自去觀察實物就不會無話可寫。當然還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當今社會網絡發達,一些無法讓學生親自去觀察的事物可以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然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掌握一定的技巧,把握住事物的特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有一個習作: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動物,老師就可以用課件展示所要描寫的動物,帶領學生觀察動物的顏色、耳朵大小等,還可以播放一些小動物的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從而寫出作文。endprint
學生會觀察,不僅可以為作文積累素材,還可以慢慢養成學生留心身邊事物的良好習慣,這能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樂趣,促進學生自身的發展。
(四)幫助學生打開思維,發揮想象。
習作要開闊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作文不是枯燥乏味的。小學生想象力不豐富,不敢大膽地發揮想象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并不是他們沒有想象力,而是教師沒有很好的引導,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文教學中多讓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有一位老師在講授《提燈女神》一課時,在講到南丁格爾為了傷者早日康復而做了很多事情的時候,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南丁格爾還可能為傷者做了哪些事,學生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都充分結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護士的工作,這樣一定會對寫作有所提高。而在講授完,學生把握了課文的感情之后,老師讓學生當堂完成一個小練筆,那就是讓學生寫下想對南丁格爾說的話。這樣做就是幫助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發揮想象。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教師要善于去激發學生們的潛力,面對著他們,要讓他們喜歡動腦筋,讓學生變得更聰明,我們不能泯滅它。
(五)以學生為主體,快樂地習作
現在大多數老師們的教學模式大多都是我教你寫、你寫我改,學生寫、老師改,這樣的教學使老師成了主導,忽視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新課標的作文教學應該讓作文生活化,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的美麗,但如果一堂課學生都是跟著老師的腳步走,如何能真正快樂地習作,如果學生們都不喜歡寫作文,那么他們如何會寫出好文章呢?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中要重視每一個同學不同的生活體驗,重視個別同學的差異性,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下來,并加上自己的感受。這樣學生就會把作文也當作快樂的事情去想,樂于寫作文。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優點,不要只是指出作文的缺點,如果只是找學生作文的缺點,會使學生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會討厭寫作,要對學生作文中的優點進行表揚,并把它們拿出來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讓同學們都可以樹立自豪感,學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表揚就會更加愿意寫作文,更加有寫作文的動力,作文的水平就會逐漸提高了。
(六)運用多種評價方法
在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重視批改和講評的指導作用。要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對于一堂作文課的評價方式也是以老師主導,老師批改作文給的分數高,學生感到很自豪;老師給的分數低,學生沮喪。這樣做也會改變有些同學的自我認知能力。當然教師還是得做最終的評價,但在此之前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其實對于作文的評價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
寫完一篇作文,交給老師之前,可以讓學生互相評價,指導一個學生為其他學生的作文寫下評語,其中包括這篇作文的亮點和缺點,這樣可以相互學習,學生的評價往往更接近學生,有些時候是需要老師們借鑒的,老師也可以借此進入學生的世界。老師根據學生之間的評語,指出學生作文中其他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要指出不足,而且還要對學生的作文多做鼓勵,學生才會有信心。老師初步看作文之后,班級里總有一些同學的作文寫得不錯,老師可以拿幾篇出來讀一讀,讓全班同學鑒賞評析,然后先讓學生自己根據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評語以及教師讀的作文改,這樣多方位的修改,時間長了學生就會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的長時間努力、師生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良好的信心,給自己定下一個個目標,然后逐個突破,要把寫作練習滲透到課文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更加要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探究出最適合的方式,這樣一定會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銘.談小學作文教學理念的轉變[J].課程·教材·教法,2006(11).
[2]李吉林.李吉林與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張文質,竇桂梅.小學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張文質,竇桂梅.小學語文名師課堂成敗探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劉舜芳.我的班級我做主——淺談小學生班級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39).
[6]盧燕.練筆契機 無處不在——淺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2).
[7]逄煥秀. 以興趣為師,讓學生自由呼吸——淺談培養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2(10).
[8]田月鳳. 淺談“簡筆畫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1(17).
[9]張云. 提高認識 激發興趣 加強訓練——淺談小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J].江蘇教育研究,2010(2).
[10]張曉英.淺談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改進和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7).
[11]張海波.興趣,掘開寫作之泉——淺談小學生日記寫作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6(35).
作者簡介:張馨月,女,1993年生,山東省泰安市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碩士生。方明,女,滿族,1964年生,遼寧省錦州市人,碩士,教授,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現任渤海大學研究生學院黨總支書記。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