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松
摘 要:以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為前提,力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新課標初中化學對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之一。該如何創設有效模式,尋找能夠真正激發學生求學熱情的“靈魂”教法,是當前很多化學教育者值得認真思考的課題。結合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對教學模式的創設、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全面探析。
關鍵詞:初中化學;創設模式;創新教法;實踐
“模式”體現在教學中,是指在某種理論與思想的指導下,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學活動的結構框架。簡而言之,教學模式是為某個教學目標設計的教學活動,這就是為什么教學模式沒有哪種最好之說,而是哪種模式能夠最有效地達到特定目標,即為最佳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傳統的“說教式”“講解式”教學模式,都容易讓教學陷入僵局。化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活躍的學科,它本來應該是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學科,但事實卻并非如此。這與教師選擇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那么,怎樣的模式和方法,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主導,讓質疑始終成為教學主軸,讓探究一直成為學習主線的作用?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創設化學課堂的“模式”教學,尋找真正能夠引發學生共鳴的“靈魂”教法進行了全面解析。
一、質疑——引導學習的“內驅”
面對全新的一門學科,用什么方法才能引導學生產生想學和樂學的意識與行為?我們常說,思維的載體是知識,所以在化學教學中,凡對知識有效的引導,都應該努力去嘗試和提倡。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淡化引導,讓學習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一種自發行為?筆者認為,問題情境教學模式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形式。巴爾扎克曾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所以質疑是引導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并不斷探究的“內驅”。如,在講關于“石灰石的利用”時,提前讓學生在課外采集石灰石,在上課伊始,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黃山的視頻,讓他們說出在這段視頻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大多數人都會被黃山的奇山怪石所吸引。然后讓他們拿出自己采集的石灰石與教師提前準備的大理石進行比較,并提問:石頭的成分都一樣嗎?石灰石和大理石一樣嗎?誰知道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果不一樣怎樣區分?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夠很快將石灰石與大理石主要成分檢驗出來?這種用問題情境引導的方法,會讓學生的思維很快興奮、活躍起來,被問題和即將要揭曉的答案所吸引,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去。
二、興趣——持續解疑的動力
我們總是愛抱怨學生缺乏學習的耐力和持久力,但卻不會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是否能夠讓學生時刻保持這種持續的戰斗力。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人的情緒才能始終昂揚,對某一件事或某個知識點保持著持續的探究熱情?只要當興趣濃厚,探究已經成為他內心所需時,人才會顯露出無限的活力,所以興趣才是促進學生持續解疑的最佳動力。怎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這就要讓學生具備憑借自身力量獲得知識的能力,只要他們感到自己有了這種能力,就會迸發出熱情,激發出潛能。就如同在化學實驗課上,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兩者的反應是怎樣的?由于兩者之間反應之后的現象并不明顯,所以教師進行實驗,學生的興趣不高,這時可以將實驗交給學生去做,讓他們自己去證明兩者確定會發生反應。的確,這個提議一出,學生的狀態立刻不一樣了,他們紛紛開始設計方案,一個學生將NaOH溶液倒入裝有CO2的塑料瓶里,稍加震蕩后發生塑料瓶變形了,所以能夠證明兩者的確存在反應。在得到肯定的評價后,該同學非常興奮,其他同學也非常受啟發。這時再引導同學們質疑,這個實驗是否還存在某些不足?大家又將注意力重新放在實驗的設計上,思考之后想到了應該加一個水與CO2溶解的實驗,通過對比來確定兩者的反應存在。
三、體驗——不斷探究的引力
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儲備知識的基礎上,具備一種探究的意識與能力,這種探究意識與能力從何而來?就產生在學生對知識進行體驗的過程中。為什么我們常說傳統教學諸多弊端,關鍵在于教師通過自己的說講,剝奪了學生親自體驗知識形成過程的權利,也讓他們喪失了探究的權利,沒有探究就沒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創新。化學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要給學生提供更多體驗的機會。如,在學習“奇妙的二氧化碳”時,在讓學生簡單地了解了關于“干冰”的知識之后,就開始組織學生對二氧化碳溶解性進行第一次探究,指導他們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現象,進行組內和組間交流,讓他們在動手體驗中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同時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然后繼續組織他們對“二氧化碳加入石蕊試液后,試液為什么會變紅”進行第二次探究,讓他們先猜測原因,然后自己設計實驗,引導他們通過猜想、假設、設計實驗和驗證的過程,去體驗科學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方法,這就給了學生一個展現合作能力和學生主動性的最好的機會。事實證明,多種體驗帶來的就會是不斷的探究。
新課程改革提醒我們的教育者,教育模式的創設、靈魂教法的創新,都是基于“學生主體”的前提。“模式”教學,再也不能是傳統教學的刻板與程式化,而應該是一種真正的行之有效,“以學為主,以教為輔,以質疑為軸,以探究為線”的教學新理念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陶金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研究[J].文摘版(教育),2015(5):106.
[2]張振飛.“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化學教與學,2015(5):45-46.
[3]張金鳳.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