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瓊
摘 要 本文針對中職生在實習期和就業初期,常常會出現的各種問題,分析中職生更需要擁有的職業能力,指導中職教師和學生在中職學習期間有目標地鍛煉自我,順利步入社會,更好地走向職業生涯。
關鍵詞 職業教育 職業能力分類 職業能力的培養
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中職生就業是職業教育的核心問題。溫家寶同志曾說過,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入學即就業,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就業。能否使每一位中職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一直是職業教育最關注的焦點,它是關系到每一個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影響職業學校興衰的重要因素。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它說明一個人在既定的職業方面是否能夠勝任,也說明一個人在該職業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當一個人的能力和工作的要求相匹配時,最容易發揮自己的潛能,并且獲得一種滿足感。相反,當一個人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時,就會感到焦慮,甚至產生挫敗感。而當一個人的能力超出工作要求太多時,又容易感到工作缺乏挑戰。針對中職生在實習期和就業初期,常常會出現各種的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中職生更需要擁有的職業能力。
1職業能力分類
一般職業能力指從事各種職業都必須具備的常用能力,例如學習能力、文字和語言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判斷能力、顏色分辨能力、手眼協調能力等。此外,任何職業崗位的工作都需要與人打交道,因此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時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我們在職業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專業能力主要指從事某一職業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在求職過程中,招聘方最關注的就是求職者是否具備勝任崗位工作的專門能力。
職業綜合能力是指超越一般專業能力領域以外的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這是國際上普遍注重培養的“關鍵能力”。包括跨職業專業能力,工作方法能力,社會能力,道德能力。
2中職生亟需培養的能力
2.1人際交往能力
從實習期開始,中職生就步入了社會,要與各種各樣的人發生這樣那樣的關系。能否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職業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系,不僅影響一個人對環境的適應情況,而且影響到他的工作效能,、心理健康和事業的順利與否。中職畢業生由于剛走上工作崗位,閱歷較淺,缺少與人交往的經驗,與同事、領導相處時往往容易產生困惑,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影響了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因此,中職生自覺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想要增強中職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多參加學?;顒?,例如學生社團、學生會、文娛活動等,加強人格鍛煉,增加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對有人際交往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在節假日和寒暑假時間,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集體活動、暑期工等,增加與社會的接觸,擴大交往人群,增強社會認識。
2.2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是指運用語言或文字闡明自己的觀點的能力,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要交流思想、討論問題時,不注意表達能力的培養,有再好的見解和辦法也表達不清楚不確切。不少中職生在學校階段,請假不會寫請假條,申請不會寫申請書,討論問題時詞不達意,語句不通順,表達能力實在是差強人意。如果帶著這些問題走向職場,也會直接影響工作影響生活。
想要改善表達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思考,增加閱讀量,多與善于表達自己的同學老師交流,爭取表達的機會,耳濡目染,不斷積累。
2.3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是指人隨著外界環境變化和時代變遷而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能力。許多中職生畢業后,初與社會接觸,走上工作崗位后很不適應,有的學生對工作有困惑和畏懼,產生恐慌心理;有的學生定位不準,工作生活理想化,遇到一些障礙就失去了信心和勇氣。
想要增強適應能力,這就要求剛走上社會的畢業生,根據工作生活環境的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以及行為方式,主動地、積極地培養自己適應社會的應變能力。
2.4學習能力
當今時代,科學突飛猛進,知識更新速度很快,每個人在其一輩子的工作生活中,都必須隨時接受教育。中職生畢業后,面對激烈競爭的社會,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充實和發展自己,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這就凸顯了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工作是安身立命的基礎,學習是發展進步的源泉,面對各種各樣、與日俱增的變化和信息,僅靠勤奮學習肯定是不夠的。想要提高學習能力,我們要正確認識現實,認識和評價自己,制定科學的職業目標,朝著這個方向,選擇學習的內容,建構知識層次,使得自己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
參考文獻
[1] 許本洲.實習與就業指導[J].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9.
[2] 吳正龍.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創業指導[J].山東人民出版社,2015.
[3] 李永崢.就業指導與創業教育[J].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