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凌燕
摘 要 區域活動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產物,是一種以兒童興趣為中心的活動,是教師從幼兒興趣出發,為兒童進行高效學習、獲得最佳發展而進行精心設計的環境,致力于將兒童從傳統教育枷鎖解放出來的有益嘗試。區域活動形式靈活、環境寬松,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創造性以及積極交往的能力,因而受到孩子們和老師的喜愛。新《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我們應嘗試將教育評價與幼兒的教育、幼兒的發展,協調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在日常實踐中我總結了一些非常實用的“評價秘笈”,分兩大部分,一是教師為主體的評價秘笈,二是引導幼兒進行相關評價的秘笈。
關鍵詞 區域活動 評價 評價的困難和缺憾
區域活動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產物,是一種以兒童興趣為中心的活動,是教師從幼兒興趣出發,為兒童進行高效學習、獲得最佳發展而進行精心設計的環境,致力于將兒童從傳統教育枷鎖解放出來的有益嘗試。區域活動形式靈活、環境寬松,有利于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創造性以及積極交往的能力,因而受到孩子們和老師的喜愛。新《綱要》指出: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手段,我們應嘗試將教育評價與幼兒的教育、幼兒的發展,協調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過程。區域活動結束時的講評活動是教師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提升經驗的過程,也是幼兒之間相互學習、分享經驗的過程。我們幼兒園這幾年也都一直努力進行創設以幼兒為本位區域活動的嘗試,在實施過程中,以往的鑒定式、總結性的評價不能適應區域活動,我們在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尋找、挖掘評價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但由于區域活動中幼兒較分散,許多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在環境創設方面雖然表現出色,但觀察難免有所疏漏,給區域活動的講評帶來了一些困難和缺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評價的目的不明確,評價的導向盲目
教師對講評活動的教育功能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往往在區域活動中幼兒的新創意教師并沒有沒有進一步挖掘,使它成為全體幼兒共同的新經驗。
(1)展現作品分享成果,體驗成功的講評方法。成果展示式是教師在活動中發現某幼兒有創新的作品或有創新的玩法,講評時展現交流,分享成果的方法。美工區或建構區中某作品的展示與介紹,主要通過幼兒的作品展示,或者讓幼兒自己將探索嘗試的方法和過程再次進行當眾介紹演示,讓幼兒自己介紹互動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勵幼兒大膽創新,發展幼兒的個性和創新能力。
(2)討論法:設置或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師生共同總結的講評方法。教師通過對幼兒區域活動情況的觀察,抓取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在集體中進行討論和推廣,可以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也可以是幼兒自己發現問題并提出與大家一起討論。不管哪種討論,目的主要讓幼兒通過討論思考,充分、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并總結出大家較認同的學習方法,積累各種經驗。
(3)探索主題法:圍繞著現階段的主題活動或半日主題活動在區角中投放新材料后而進行討論交流的講評方法。其特點是把區域活動的自主學習與集體活動相結合。講評時教師與幼兒討論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名稱;交流發現哪些區域中的材料發生了變化,有些什么;討論這些材料可以根據主題內容進行哪些探索活動等,激發幼兒探索主題奧秘的主動性、積極性。
2根據幼兒發展水平和認知經驗設置相關話題,引導幼兒圍繞話題進行講評
(1)快樂的事兒一起來分享,好的做法一起來效仿。區域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和親睞,幼兒在與同伴、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能真切地體驗著各個角色色情感和態度,表現出極大的快樂和滿足。我設置的第一個話題是:你有快樂的事要告訴大家嗎?此話 話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滿足他們交流和表達的愿望,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如在“薇薇照相館”玩的小蕾就告訴大家,她在照相館穿上了漂亮的新疆維吾爾族的衣服,戴上了帽子,照了一張相,特別開心,說要帶給爺爺奶奶看看。孩子們都覺得非常好,就從家里帶來了許多服飾、道具,照相館的“生意”越來越好了,經常人滿為患了。
(2)不開心的、不滿意的事兒大家一起來評判,共同制定規則。孩子們在區角里經常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每次都有幼兒告狀,這是區域活動中經常會出現的狀況,其實這正是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行為規范的大好時機。為此我設置了第二個話題:說說你不滿意的事,讓大家來評判。對幼兒的告狀事件,我不先下結論,而是讓他們展開討論,在思考、分析、判斷的過程中,提高認識,完善行為,豐富經驗。你的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來幫忙解決!
(3)利用多媒體引起幼兒的興趣,看看“電視”上都有誰。講評是區域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目標的落實、幼兒的行為表現、幼兒與材料的互動等都是重要內容。通過手機或相機將幼兒的表現在區域活動中的精彩表現拍下來,再通過電視放出來,讓幼兒看看電視里都有誰,請上了電視的幼兒講述自己當時的活動過程。再現幼兒的活動過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表現欲,孩子們的興致很高,到最后都期盼著這一時刻的到來。但教師在拍攝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定的預設性,預設目標不能忘,區域活動要做到首尾呼應,引導幼兒根據表現進行相關探討,落實活動目標。
參考文獻
[1] (美) 柯蒂斯.和兒童一起學習[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2] 朱小娟.幼兒教師適宜行為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