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政
摘 要:實施新課程以來,高中物理的教學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教學的基本常規: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環節入手,提高教學的高效性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特別在實施有效備課與有效課堂上的實踐中,許多學校與老師都提供了豐富的案例,有了豐碩的成果,得到一線教師的極積推廣.本文通過對高中物理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實踐的研究,初步建立并不斷發展符合新課改有效性的校本理論體系和框架,不斷豐富切合高中物理教師需要的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的“實用理論”。
關鍵詞:物理;有效作業;策略
一、創設有效作業的必要性
實施新課程以來,許多教師雖然了解現成習題集大多存在“高負低效”的問題,卻還在使用。學生為了應付繁多的作業,普遍存在著抄襲、不按時上交、講評后不改錯的現象。致使我們的教學效果得不到很好的鞏固,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下降。
所謂有效作業,主要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來界定,一方面教師應通過不斷審視和反思,不斷改進物理作業設計得技巧和策略,緊扣高考的考試說明,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力求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是指學生通過作業對所學的物理知識全面掌握,并獲得進步與發展,不僅是知識的獲取與積累,同時關注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全面提高與發展。物理學科的學習特點是螺旋上升過程,因此,作業的設計也應該體現該特點,讓學生通過少量的練習就能獲得知識的提升與鞏固。
二、有效作業的設計策略
怎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夯實好?我們物理老師要即緊扣物理高考考試大綱,借鑒先進學校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出物理有效作業,將作業設計得當,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將一些容易錯的、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螺旋式的在作業設計中體現。
我校的校本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力量,狠抓集體備課,并積極探究新的備課模式,建構詳細知識網絡框架,對點尋找合適題目。抓落實,大力宣傳,使全體師生樹立有效作業重要性的認識:
有效作業是深化有效教學的重點環節之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抓好有效作業的布置、批閱、講評、糾錯是教與學不可或缺的一環,全體師生必須從思想上重視、行動上一致。全員配合狠抓落實,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教學在我校這塊沃土上結碩果。
有效作業要求:
1.把有效作業的討論作為有效備課討論的重要內容,定點、定時、統一,分組分學科展開交流、討論,集大家智慧,確定出適合我校“學情”的統一的有效作業。小組其他成員分工研究重要知識點重復出現的次數及間隔周期,體現螺旋上升的特點,集體討論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
2.作業形式多樣,可分:必做、選做、討論、高考專題連接
3.規定各科作業量,每周四次,按“梯度”優生完成100%、中等生完成75%、學困生再減量或降低難度完成。
4.批閱要認真及時,必須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要求教師必須有實實在在的“作業批改記錄講評本”;學生必須有“糾錯分析本”。可依據作業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如:面批、學生互批、學生代批、抽查批閱等。
5.在精選、精練、精講、精評上做文章,做到減量增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低耗。可大膽嘗試學生點評制,開展“小”老師活動,使有效作業成為有效教學的突破點。最終全面實現教育教學跨越式發展。
6.教師要根據學生學情分梯度布置,梯度作業應講究藝術性和人性化,使每名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驗一次成就感。本期“梯度作業”布置要體現在教案本上。這是檢查有效作業的一項硬指標。局部推廣有效作業,對比教學效果
7.將作業分發給學生,在同種班級采用有效作業和傳統資料,對有效作業的落實進行檢查并實施教學,收集學生意見,進行問卷調查作業效果,總結并調整作業內容,對學生進行測評,對比學習效果。
三、建立健全考評制度
1.本期學校每周抽查一次有效教案和作業,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糾正;對好做法好點子及時交流推廣。
2.每月對有效教案和作業,作業批改記錄本、糾錯本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納入教師的績效考評檔案,對優秀教案本、批改記錄本在全體教師中展覽、優秀作業本、糾錯本在全體學生中展覽。
3.中期、期末兩次對有效作業進行全面的總結,召開專題會,對先進典型大張旗鼓的進行表彰,對表現不佳、落實不到位的師生進行個別談話,提出整改措施。不斷積累經驗,完善提高我校的有效教學、有效作業工作。
4.就有效作業安排一次專項測試,評出班級前三名,對優秀師生予以重獎。
四、總結完善并推廣
對有效作業進行總結和反思,提高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養成不斷審視作業、診斷作業、研究作業、反思作業的習慣,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作業設計能力和技巧,將有效作業完善后推廣到全校使用。
參考文獻:
[1]賈青.以有效性為導向得高中物理作業的設計[J].吉林教育,2010(32).
[2]蘭春玲.高中物理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與探究[J].新課程(中旬),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