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琦
【摘 要】中國文化對于國際社會的影響日益加深,人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研究也更加深刻。中國古典舞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它在傳承和傳遞中國傳統文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文章通過深入挖掘古典舞的文化內涵,闡釋了古典舞美的藝術境界。
【關鍵詞】古典舞;文化內涵;審美理念
中圖分類號:J72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0-0153-01
一個民族的文化代表著這個民族的精神與靈魂,同時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所有的藝術都是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發展的,藝術與文化在相互滲透中發展演變,彼此影響、參證。想要了解一個時代的舞蹈審美特征,可以結合當時的音樂、繪畫、文學以及建筑,去尋找一個時代的審美共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挖掘出具有文化價值的審美信息。
一、通過特定文化視角,解釋古典舞的非世俗化審美理念
在當前的古典舞蹈作品中,那些對于道德倫理的情緒表達和矛盾沖突在有意無意中都明顯帶有儒家思想的痕跡。儒家的天命等級觀念使樂舞的教化作用有所增強。比如《中國古典舞蹈的“和”品格》一書中,就把“雅樂”作為一種功能性很強的祭祀、禮儀樂舞來宣揚德操、功德、祀神。樂舞不單純是藝術,更像是一種政治手段,這就形成了中國古典舞蹈禮樂文化。道家的理念在中國古典舞蹈中也有所體現。道家所崇尚的自由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追求的是一種忘物我、超利害、同天一、無思慮的“至樂”。古典舞所繼承的是道家率性和暢心的自由品格。佛家的極樂境界對中國古典舞蹈也有很深的影響。在中國古典舞中,唐代的《天竺樂》和《霓裳羽衣舞》,宋代的《菩薩隊》等舞蹈中都可以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跡。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巨大,佛教石窟藝術對中國古典舞蹈藝術輸入了佛教文化營養。像“飛天”、“敦煌彩塑”、“絲路花雨”等優秀舞蹈作品的創作都借鑒了石窟壁畫飛天、天宮伎樂等宗教藝術形象,提升了舞蹈的藝術境界,豐富了樂舞的文化內涵。
二、了解古典舞的起源發展,闡釋古典舞的傳統文化因素
中國古典舞其實是對古代的戲曲、舞蹈文化的復興,它是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以及審美原則和審美理念的傳承。中國古典舞蹈歷史極為悠久,從西周起朝廷就專門設有禮樂舞蹈的專門管理機構,一直沿襲到隋唐五代。周代有六個比較著名的樂舞,而唐代的《九部樂》、《十部樂》多數都是為統治者的奢靡享樂而創作的。宮廷舞的創作是以他們的審美情趣作為依托的,這就導致宮廷舞有些作品有一定的驕奢的藝術風格和消極的內容形式。
宮廷舞也吸收了中國民間舞蹈的靈感,繼承了傳統藝術的精美之氣。元明清時期主要以傳統文化的戲曲舞蹈為主,隨著生活和社會矛盾的復雜化,舞蹈的內容和形式逐漸豐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人們對古典舞蹈研究更加深刻與豐富,在古典舞蹈中融入了中華武術的精髓和戲曲舞蹈元素,借鑒了芭蕾舞的精華部分,創作出了多部優秀古典舞作品,比如《絲路花雨》、《編鐘樂舞》等。中國古典舞是中國形態美學和韻律美學的結晶,它完美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氣質。用自己獨有的審美理念吸取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彰顯出中國古典舞蹈的魅力光輝。
三、分析古典舞的舞蹈形式,體會舞蹈的審美藝術功能
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例,古典舞舞蹈風格與審美特征以抒情為主,這一時期的舞蹈舞姿輕曼柔妙,情調婉轉纏綿。以白纻舞為例,白纻舞在早期帶有清新樸素的民間歌舞的風格,舞蹈者以著白纻舞衣為特色,輕柔潔白、清新可人。在南朝梁以后舞衣風格逐漸走向豪華,審美也逐漸趨于綺靡妖艷的風格。白纻舞的精巧舞袖飛舞徐轉、舞步輕盈、節奏鮮明。與漢代的舞蹈相比,魏晉舞蹈的表現力以及抒情化的功能有所增強,舞蹈功能也由道德教化轉向了審美藝術。在南朝和北朝一直都有《清商樂》在傳播,南北朝統一后在隋唐的宮廷樂舞中還專門成立了清商樂部。在漫長的歲月流傳中,《清商樂》一部分進入廟堂,一部分修入雅樂,經過樂舞藝人的加工創作后,成為了精美的舞蹈作品。比如“巾舞”具有精湛的舞巾技巧,熱情奔放、瀟灑自如。在現代的民間綢舞中還可以看到巾舞的蹤跡。魏晉南北朝舞蹈繼承了漢代舞蹈的妖嬈和輕盈的掌上舞技法,摒棄了豪放粗曠的豪健之美,更加注重舞蹈自身的獨立性和藝術性,淡化了其實用功能。
總而言之,中國古典舞展現了舞蹈與文化融合的魅力,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古典舞向有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的方向發展。中國古典舞正是傳統文化內涵的體現,傳統文化提升了舞蹈的審美價值,也使國際社會對中國古典舞的研究和認同度更為廣泛和深刻。只有融入中國文化元素,古典舞的審美內核才會更加長久、穩定,才能發揮出中國舞蹈獨有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鄧捷.論中國古典舞之傳統文化內核[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109-112+116.
[2]魏燕寧.論中國古典舞的文化內涵及追求變化[J].戲劇叢刊,2016,(4):94-95.
[3]徐慧.魏晉南北朝舞蹈的文化內涵闡釋——兼論古典舞與文學的共生性[J].文史博覽(理論),2015,(0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