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曉
摘 要: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英語教師疏于對學生語篇意識的培養,而是局限于單詞的講解和記憶、句型的講授和背誦。鑒于語篇意識對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性,對提高小學生語篇意識的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篇意識;培養策略
語言作為溝通的媒介,將人類的思維進行表達和傳播,然而通過語篇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獲取信息,更恰當地運用語言。語篇意識的培養對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篇意識作為研究對象。
一、語篇意識
1.語篇
不同的學者對語篇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定義有:(1)語篇作為一個語義單位,它是在一定語境下說話者思維的表達,它通常形成多個段落,而且在段落中具有一定的特點,如:句子連貫、意義完整、表達得當且前后具有邏輯性,這樣,就構成了語篇。(2)語篇僅僅只是大于句子的一種語言單位。本研究結合小學英語教育的實踐,認為第一種觀點比較符合實際,本研究認可對語篇的第一個定義。
2.語篇教學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性
英語本身的特點就是詞義寬泛,單個單詞的獨立性差、含義廣泛,這點和漢語的差別很大,這導致我國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本身就存在一些障礙。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英語教師對語篇的理解有偏差,通常局限于單詞的教授、句型的講授和背誦,并沒有對語篇進行整體的把握,導致一直以來疏于對學生語篇意識的培養。但是,通過語篇我們可以更準確地獲取語言傳達的信息,更恰當地運用語言。語篇意識的培養又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語篇意識培養的方法
1.對語境的掌控
語境對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分析語境,不僅可以讓作者對事物的看法進行了解,也可以獲取很多作者隱藏在詞匯背后的觀點。然而這一切,都需要從詞匯、句子的鏈接和相互關系中仔細琢磨。此時,語境就顯得無比重要。比如,學習詞匯“old”——年老的,“young”——年輕的,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語境,如家里來客人了,你應該怎么跟人家打招呼?會問些什么問題?客人又經常會問你什么問題?引導學生說出“How old are you?”“I am eight years old.”“I am younger than you.”等對話。在這樣的語境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
2.通過詞匯理解語篇,通過語篇鞏固詞匯
學生的語篇意識可以通過詞匯的引導式學習進行加強。一方面,當課文中遇到新的詞匯時,可以讓學生先整體把握語篇,然后再對陌生的詞匯進行學習。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對關鍵性單詞的講解,讓學生對整個文章有更清楚準確的認識。教師通過輕松愉快的視頻播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需要學習的新詞匯,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新的詞匯,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新單詞的記憶。
3.注意學生聽、說、讀的多方面能力
人們常說“聽多了就會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些話恰好是聽、說、讀、寫相互關聯的真實寫照。根據語篇進行朗讀,學生可以通過聽來感受文章;根據題目進行寫作,學生可以有效地使用詞匯;根據詞匯的背誦與掌握進行閱讀,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語篇含義。這三者環環相扣,不可分離。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PEP英語教材三年級下冊內容為This is my pencil,對這一節英語教學,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情景對話。情景模擬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詞匯和場景進行領會,并借助場景學習“This is my pencil.”“This is your book.”等句子。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語篇意識的培養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改善學生課堂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影響因素。但是,教師要注意學生語篇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過程,不能把它作為教學的重點單元單獨講授,而是要貫穿于課堂中。另外也不可過分強調語篇意識,而忽視對詞匯、語法等的學習。教師要意識到,語篇意識雖然重要,但是它只是媒介,尚需要詞匯、句子以及段落作為基礎才能存在。
參考文獻:
[1]金冬梅.滲透、生成、復述、拓展:談培養小學生英語“語篇意識”四部曲[J].新課程學習(上),2014(12):122.
[2]楊瑾.試論小學英語語篇教學有效提問的藝術[J].亞太教育,2016(11):172.
[3]周黎.走進課內外“悅”讀的世界點亮學生英語閱讀能力[J].讀天下,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