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霞
摘 要:為了改變小學生難以理解數學抽象概念的現象,針對此,數學教學情境創設便成了新式數學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把數學知識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其中出現的難以理解的概念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樂趣。主要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原則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成為小學數學教學重要一環,在其指引下學生會將書本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創造性和自主創新能力,在愉悅的情境中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問題情境創設對新課標下的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深刻的教學影響,有助于小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一、問題情境創設的原則
1.具有明確的指向性
創設問題情境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找出對應的數學問題,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和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因此所研討的數學情境問題必須要有明確的指向性,如課堂的教學內容及其學習任務等。再好的數學問題情境也是為教學服務和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服務的,否則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2.具有趣味性
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了興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的學習中。因此數學問題情境必須具有新穎及生動性兩大特色,才能吸引學生積極探索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培養其數學邏輯思維的養成。研究表明,五年級的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好玩心,所以會對好玩有趣的事物極有興趣,在此情境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思考與情感相互交融,加深對知識的感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自信心。
3.具有挑戰性
每個兒童的心靈深處都希望自己是某個事物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種感覺在他們的精神世界尤其強烈。所以在數學問題情境創設中要充分考慮這種情況,應在其情境中提供具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提出的問題既要貼近生活實際,又要貼近學生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保證大部分學生課堂上能夠在此情境下充分思考。
4.具有實際性
數學問題的情境設置要從實際出發,既要將學生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引入課堂,也要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讓學生在其過程中不斷探索、觀察,然后通過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所在。
二、問題情境創設的方法
1.將問題情境生動形象化
問題情境生動形象化的最好方式就是講故事,由于兒童的天性,很容易進入到所創設的故事情境中。教師可根據教學的內容,引入小故事來體現其中所展示出來的數學知識或是數學思維方式,這樣極其容易使學生有深刻的記憶和有助于理解某個數學原理。在此情境下較容易提高學生互動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到整個課堂環節中,在積極愉悅的環境氛圍中學到知識。
2.將問題情境懸念化
教師將有懸念的問題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激發學生去積極探索的樂趣。如:某街發生了一起盜竊案。盜賊非常狡猾,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線索,而保險柜里的錢卻不翼而飛了。盜賊怎么會知道密碼的,柯南在現場發現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1008,1260,1386,1134這4個數字,可是密碼只能是3位數呀,“它和這四個數有什么關系”,突然柯南腦中靈光一閃,他快速地計算了一下,然后在保險柜上按了3個數字,保險柜開了。然后讓學生去探索答案,最后供大家參考。
3.將問題情境實際操作化
實際操作實踐同時運用手、眼與腦之間的協作,不僅是把外部動作思維轉化為內部語言的過程,還是對外部事物的動態感知過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安排學生動手動腦,增加感性認知基礎,引導學生借助測量、畫圖、折紙、擺弄學具、制作模型等。嘗試數學學習方案設計等,動手操作將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哪些圖形能進行相互彌補,從中發現規律,用這些圖形組合在一起,可以設計出美麗的圖案。學生會獲得成就感,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4.將問題情境生活化
任教老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學生置身于生活問題情境中去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于實際,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使學生感到新知識來自生活,有親切感,能學好,因而激發了學習熱情。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新的數學教學模式將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面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未來在各個領域都需要很多數學人才,因此,數學教師必須從小學生開始充分利用問題情境的新課堂教學模式,去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和濃厚的樂趣去探索數學的王國,進而為全面素質教育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黃柏森.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5(9).
[2]王濤.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