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紅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我國幅員遼闊、地域發展不平衡,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育資源的配置一直沒有大的改善,許多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依然存在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低、學生整體素質較差等問題。文章就當前我國農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剖析,并結合作者的教學和管理經驗提出幾點改進意見,以期對改善我國農村地區初中語文的總體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農村;語文教學;思考
一、當前我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家長監管不到位
很多農村學生從小學時期起,就成了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或其他長輩照顧長大,父愛、母愛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落差,無法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與環境,特別是進入初中后,大部分學生以寄宿為主,家庭的教育和監管就更為有限,而教師的人數和精力均有限,導致一些學生跟不上,也缺乏對知識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學習的主動性和基礎均較差。
2.家庭、社會與學校教育過分重視成績,輕視能力
對于農村的家庭來說,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校能夠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很多家長由于眼界狹小、目光不夠長遠,只看重成績,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加之,家長自身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不能夠對初中階段的孩子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影響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就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角度而言,由于農村初中學生整體文化水平較差,很多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學生的成績上了,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加之教學條件的限制,這必然導致農村初中學生在后期的發展上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
3.作文教學是學習的短板
寫作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和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由于農村的學校基礎設施不完善,學生的接觸面小,再加上家庭教育缺失,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量普遍較小、生活體驗較少、語文基礎能力較差,寫作水平自然跟不上,這就成了農村學生語文學習的一塊短板。
二、改進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若干意見
1.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農村初中學生的生活環境制約以及長輩素質和觀念的影響,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產生誤解和厭倦的情緒。我們就必須結合農村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語文活動,比如雙簧、猜謎語,或者舉辦一些朗誦大賽和演講大賽,在娛樂之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燃起對知識的渴望,從而真正促進語文教學。
2.夯實語文學習基礎
語文學習的實質就是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升華的過程。對于農村初中學生來說,其基礎知識水平相對于城市學生是有一定差距的,但這不是忽視語文學習的理由,相反,要加大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力度,包括詞匯的理解、語句的分析定義以及寫作功底的培養,等等,做到缺什么補什么,對于學習進度相對落后的,還要單獨進行輔導。通過強化學習和訓練,不斷積累,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水平。
3.幫助學生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好的方法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多年來,我在教學中就發現過這么一個現象:有些學生語文成績好,他們各科成績都比較好,較為均衡;有些學生語文成績好,但他們偏科比較厲害,其他科目的成績就很一般。從他們平時學習情況觀察來看,我發現他們語文成績好絕非偶然,他們學習并非最勤奮,但是他們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的喜歡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有的喜歡看課外書,有的觀察事物比較細致……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方法都不同,如果不根據學生的個人實際,只是刻意地模仿或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那結果往往也是很讓人失望的。因此,要想改進初中語文教學、提高農村學生的學習成績,我們教師就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引導他們尋找、發現適合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創新,以適應他們自身的需求,同時也減少教師的負擔。
總之,由于我國城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不均衡,農村中小學教育尤其是初中的語文教學面臨著很大的挑戰。但是,只要我們廣大教師認清現實,腳踏實地地做好基礎工作,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的方式和方法,我們就一定能夠創造農村初中語文教育教學更加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葉 斐. 關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若干思考[J]. 品牌(理論月刊),2011(1).
[2]王惠民,孫 莎. 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改革出路[J].文學教育(中旬刊),2011(9).
(作者單位:福建省大田縣文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