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松
摘要:數學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第一環節,是學生學習和探究知識的基礎。學生是否興趣盎然,是否印象深刻,是概念教學成功的關鍵。高中數學的學習,概念是基礎,是雙基教學的核心,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內容。數學概念是通過現象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由于數學概念相當于尋找事物發展存在的規律,一般來說表現的多是事物內在的,固有的屬性,而不是表面的屬性,這類對象多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舍棄了具體屬性和關系,只留下了抽取出來時的形式構造以及關系。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與原始物體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因而數學概念具有抽象與具體的雙重屬性,既表現出來一類對象的本質屬性,是抽象的。又具有實際的特性。
關鍵詞:雙基教學;高中數學;數學概念
當前,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們普遍有這樣的看法,就是與其在概念教學中花費時間,不如教師多講一些題,學生多做一些題,在做題的過程中學生們自然就會理解和掌握好概念。在這種思想支配下的教學結果是:數學教學缺乏必要的根基,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不準,大量的機械、盲目的做題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常常事倍功半,反而使學生對數學逐漸失去興趣。那么,針對數學概念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如何抓住有限的概念教學的契機,進行有效教學呢?數學概念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生打好基礎以及掌握數學學習最重要的內容。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要重視概念的講解,推演過程,讓學生掌握概念而不是單單的解題能力。合理的根據新課標要求設計數學概念課的教學方式。最大可能的提高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認知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不但要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遇到問題時思考的方法,解決問題時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完成任務后獲得快樂的情感情緒,使數學教學不再枯燥無味而是生動有趣,使課堂變成師生互動妙趣橫生的舞臺。
一、數學概念的特點和意義
數學概念是通過現象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由于數學概念相當于尋找事物發展存在的規律,一般來說表現的多是事物內在的,固有的屬性,而不是表面的屬性,這類對象多是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以及空間形式,舍棄了具體屬性和關系,只留下了抽取出來時的形式構造以及關系。從某種角度來看,他們與原始物體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因而數學概念具有抽象與具體的雙重屬性,既表現出來一類對象的本質屬性,是抽象的。又具有實際的特性。
數學概念還具有邏輯性和聯系性。數學中的大部分概念都是在原名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通過邏輯定義,用語言或者符號的形式把它固定,這就使得數學概念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聯系性。
二、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質量效果
2.1在概念推導中認識感知概念。從實際情景出發,提出問題,引出數學概念。通過例子和概念的聯系,讓學生在具體問題中感知到概念進一步形成感性認知。只要教學目標明確了,那教學方向就對了。高中數學老師在備課時,要對教材認真分析研究,搞清楚重難點,課堂上才能有針對的授課。還要明確要減少學生對老師的依賴,備課時多注意讓學生有機會自主學習和探究。
2.2在講解新概念的內涵和延伸時,引導學生理解概念。創設情景教學,結合輔助工具來生動授課。過程中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內容增強趣味性。在原有概念基礎上發展,延伸完善的情況下引入新概念,有些概念因為內容豐富,涵義深刻很多時候不能做到一次講解完,所以要一步一步分層講解。
2.3在聯系新舊概念的關系,比如說平行向量和平行線段的聯系,方程與不等式等等,通過對二者之間內在聯系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概念。
2.4在運用數學概念做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比如說寫出1*2*3*......*9*10的積的算法。你可以這么想,計算這么一步一步進行,它是分步的第一步(1)*2第二步(1*2)*3第三步(1*2*3)*4然后可以發現每一次都要(A)都要乘以B,這個我們可以把他看做一個重復的操作,這個操作需要重復9次;A有規律嗎?你發現A每一次都是繼承上一次運算所得到的值B有規律嗎?B每進行一次乘法后自己都要增大1
所以進行如下循環:A一開始的初始值是1,B一開始的初始值是2
{A=A*B;B=B+1;}然后重復9次。
三、總結
在學生生涯的關鍵時段高中時期,教師不僅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注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糾正。只有明確問題在哪,才能高效解決問題。明確課堂中心,教學目的,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概念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血液始終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形成數學知識體系的最基本的要素。所以,數學概念的學習是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前提,是提升高中數學質量的關鍵。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徐志蓮.論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模式——螺旋上升之概念體驗模式[J].麗水學院學報,2005,05:97-100.
[2]劉倩男.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效果提升的幾點建議[J].理科考試研究,2014,13:7-8.
[3]白雪峰,車菲.對高中數學概念課提問有效性的比較研究——以“等差數列”教學為例[J].中國數學教育,2014,22:15-20.
[4]常愛華.例談提高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的有效性[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1,01: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