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莉
(寧夏固原市弘文中學)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學科教學領域也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進步,可以說的是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世界上很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被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受合作教學的啟發,如何通過班級小組合作建設來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成為每一個班主任十分關心和重視的問題之一,也加強了對其的研究力度。基于此,結合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班主任的視角出發,以初中為例,闡述了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小組合作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了推動班級小組合作建設的方法。
關鍵詞:班主任;初中;小組合作;必要性;推動方法
一、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小組合作的必要性
在班級管理中落實小組合作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當今時代的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既比較有個性和主見,同時又處在青春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班主任一味地用你必須怎樣,你不能怎樣的,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這樣的方式去管理學生,很難得到學生的認可,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所以,這就需要班主任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管理學生。
第二,在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學科教學要注重對學生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同樣需要如此,所以,將小組合作模式落實到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是新時代的新要求,是班主任必須完成的神圣使命。
第三,經相關實踐證明,將小組合作模式落實到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體驗、分享、感悟,有助于實現道德認知的內化;其次,在小組活動和日常學習中,學生不再感到孤獨,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互幫互助、相互分擔,還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思想和情緒,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此外,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通過大膽的交流、設計和才藝展示等環節,有效培養了自己的自信和氣質,可以說,為其今后的成長和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班主任推動班級小組合作建設的方法
將小組合作落實到初中班級管理中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將其落到實處,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提出了以下幾點參考性的建議和意見:
第一,班主任要根據班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交往能力、成長背景等綜合綜合因素科學地劃分小組,確保各個小組能夠實現成績優劣互補,個性一致或者是互補,成長背景相似,行為習慣能夠相互影響和促進等,以確保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在小組中既有優勢,又有不足,能夠在展示自我的同時從其他成員身上學習更多的東西。
第二,班主任要制定一套符合班級學生特點和實際情況的評價機制,并且要向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說明白具體的操作辦法,以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將班級分成8組,每個小組有7~8個人,要求任課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給小組打分,打分的標準可以從多個方面考慮到,諸如課堂發言、紀律衛生、作業完成情況、月考成績等,由班長或者學習委員來總結每個小組每周的分數,之后班主任在每周的班會上進行情況總結,給出更好的優化建議,評價出優勝小組,給予一定的物質或者精神獎勵,以督促班級小組更好的前進。
第三,班主任要扮演好自己引導者的角色,擔負起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責任。也就是說,班主任要對每個小組每周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分析哪個小組的得分高,為什么高,哪個小組的得分低,低的原因是什么,出現了什么問題,每個小組的優勢是什么,亮點是什么,每個小組最需要提高的地方是哪里,同時,不論是哪個學科上出現問題,哪個方面出現問題,班主任都要及時地詢問,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和任何教師以及小組成員一起討論,研究出合適的解決辦法,同時,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不論是上什么課,干什么事情都需要認真對待,否則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影響,讓學生明白學習每門學科的重要性。
第四,班主任要加強與小組長的聯系程度,從交流溝通的過程中更好地了解每個小組的真實需求和要求是什么,并為之不斷努力,同時要實行輪流的小組長制度,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組長的不易,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相比傳統的班主任管理方法,小組合作這一方法的實現和落實確實有助于班級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提高,但是為了確保其實現價值最大化,作為班主任一定要在班級小組合作建設中勇挑重擔、勇擔責任,堅持以生為本,不斷地服務于學生、服務于科任教師、服務于學校,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身價值得到有效實現的基礎上,確保初中班級管理效率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僅是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管理經驗和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此問題進行的探索性分析,愿意拋磚引玉,同時,筆者也必將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做進一步的研究。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