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慶玲
(青海省大通縣第二完全中學)
摘 要: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知識已成為當代文化的一部分,計算機已成為各種行業、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之一,使用計算機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已經是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標,這也就對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術教育是面對所有學生實施的教育,想要真正實現,關鍵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他們愿意參加課堂教學,從而建立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在以下探討中,先指出了目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不足,然后進一步提出了有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高校課堂;構建方法
時代的快速發展使信息技術進入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信息技術課程也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學生信息能力和創新質量的重要課程。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且要掌握具體的方法和技能,以適應信息社會不斷變化的需求。如何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已成為信息技術教學中一個重要問題,需要老師去探索和解決。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操作性強、形象直觀的特點,教師上課時一般采用簡單的演示法進行教學,不注重采用多種方法教學吸引學生,因此學生對于這種單一枯燥的學習方法失去興趣,導致學生注意力轉移,影響教學效果。
2.過于依賴教材,不注重分層教學,不利于特長生的培養
這是一個面上存在的問題,教材是進行教學的重要依據與重要的教學內容,但是相對信息技術學科來說,存在學生自身水平差異較大的特點,只注重教材的教學遠不能滿足計算機操作熟練、水平較高學生的需求。
3.重操作,輕理論
信息技術課程主要由操作與理論兩部分構成,不少教師在教學課程中只注重學生的操作訓練,而對于理論的掌握學習不加注重,這樣產生一種現象:讓學生完成一項操作很容易,但是若要說出操作過程與操作方法就比較困難,對于用到的計算機用語不熟或是不會用,這在計算機考試的選擇題與判斷題方面體現很
明顯。
二、高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實現途徑
1.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習的前提
讓學生喜歡信息技術的老師,才會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該主動關心學生,給予學生溫暖和關注,這樣他們才能有一定的進步。學生在課堂上要盡可能多地發揮,例如,學生有不同的看法,面對爭論時允許學生做布局設計,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愛好和個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創新的欲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活動中取得進步。同時對于學生的錯誤,老師要委婉的批評,耐心的幫助他們認識錯誤,提高他們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樣,學生就會相信老師,尊重老師,親近老師。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進行學習活動產生的一定心理上的追求傾向,這種傾向和一定的情感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學生的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調查顯示,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是感興趣的,但這種興趣只是對“計算機”本身,他們的目的是玩游戲,互聯網聊天等,但對老師教授的內容是一種無聊的心態去面對。鑒于這種現象,老師應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語言藝術等方面展開課堂教學,仔細研究教材,分析學生心理特點,引導學生學習“計算機”,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注重因材施教
學生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導致信息技術中學生學習水平不均。因此,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調整教學的節奏,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完成布置的任務,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盡力而為,盡管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此外,為了讓學生可以在同一個教室完成不同的任務,老師可以對每個任務進行分類設計,分為不同層次的任務。這樣的布局,就有點類似學生通常玩游戲升級一般,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先做一個簡單的任務,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完成更復雜的二次任務。然后,在完成的作品中選擇所有級別的杰出作品,進行展示和評論,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分層教學不僅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有序
發展。
總之,要實現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就有必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一定的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內容,開發豐富的教學資源,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學習來獲取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在未來的教學中,老師必須繼續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多種有效的方式更好地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參考文獻:
[1]高玉珠,戴心來,宮云鳳.探析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的構建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2):16-18.
[2]張寧.基于課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周刊,2015(16):158.
[3]劉曉祥.探究新時期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2):18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