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之東
(浙江省義烏市第六中學)
摘 要: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內容。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使學生在美的欣賞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也為學生綜合美術素養的提升做好保障性工作。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情境;小組;對比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貫徹落實,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與學生美術素養的全面提升也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以往的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并不注重學生美術鑒賞活動的開展,這樣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的全面提升。所以,在新時期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鑒賞活動的組織給學生搭建自主鑒賞的平臺,以確保學生在欣賞和鑒別中掌握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在高效自主的美術鑒賞課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也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在情境創設中進行鑒賞活動
情境創設是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有效方法之一。眾所周知,很多作品都帶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和作者自己的個性,所以,在高中美術鑒賞活動中,教師要結合作品創設出有效的情境,引導學生將情境與作品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思考,在情境中對作品做出鑒賞,并說一說自己的觀點,進而在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使學生在高效的美術課堂中提高美術學習能力。
例如,在鑒賞《外國古代繪畫》中的“拾穗者”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也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鑒賞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拾穗場景,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動態的情境中親身感受拾穗者的辛苦,以幫助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想通過作品所要表達的那種忍耐、謙卑和忠誠,之后,引導學生對作品的色彩搭配、線條應用以及光源變化等方面進行鑒賞,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鑒別欣賞能力,而且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提升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鑒賞活動
小組鑒賞是美術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要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生生之間的溝通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凸顯學生的個性,要通過有效的分組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美術課堂中掌握知識,同時也有助于美術鑒賞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鑒賞《古代建筑保護》中的“陵墓建筑”時,我選擇了小組對比鑒賞法,首先,我組織學生對“秦始皇”“唐太宗”的墓進行自主了解,并對陵園建筑進行資料搜集,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識以及自己產生的疑問進行交流。比如,有學生提出:神道為什么要將一些石像、石獸擺在兩邊呢?
有學生提出:相傳秦始皇的地宮有八卦陣,是真的嗎?
有學生提出:陵墓是不是都一樣呢?
……
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交流和解答中掌握知識,同時也為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學生對陵墓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之后,我再一次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祭祀建筑區”的一些建筑進行了鑒賞和交流,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入手對建筑物進行鑒賞,說一說自己在這些建筑中都看到了什么,說一說這些建筑物的特點等等,并借助自己所了解的知識進行概述,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能力,而且對高效美術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在對比活動中進行鑒賞活動
對比是鑒賞活動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是發揮學生課堂主體性、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擇恰當的作品來引導學生在比較中感受各自的存在價值,并在比較鑒賞中提高美術學習質量。
例如,在教學《中國民間美術》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民間藝術的價值,也為了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更為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剪紙、年畫”進行了對比鑒賞,引導學生在比較、分析中感受民間藝術的價值,感受美。所以,在鑒賞課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不同種類的剪紙和年畫,引導學生在不同作品的對比中感受民間美術的藝術感。
總之,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組織多種活動來給學生搭建鑒賞的平臺,使學生在美的欣賞中掌握知識,在美的欣賞中提升品位,進而在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同時,也使學生在高效的美術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潔.如何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5(21).
[2]王宇.試論提高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質量的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2).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