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泉
(廣東省東莞市寮步鎮香市中學)
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教育教學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為基本目標,在保證學生學業水平的基礎上做好學生的思政教育,讓學生在逐漸領悟做人的道理的同時完善自身的道德修養。在上述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也出現了極大轉變,導致班級管理工作出現困境,因此,基于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實際問題,提出了改進工作困境的對策,希望能為初中班主任提供借鑒。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困境;對策
班主任工作是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班集體的構建有積極意義。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初中生比較任性,導致部分班主任存在專業性不足、缺乏準確定位等問題,因此必須正視目前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采取合理對策進行完善,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困境
1.心理壓力大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出現了新的質量要求,不僅要保證學生成績達標,而且要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這就要求班主任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此外,班主任的考核評價與職稱評定均與學生學習成績有直接關聯,導致班主任心理壓力激增。由于班主任本身的工作量大,因此所承擔的責任更多更重,例如,面臨學生沖突事件、學習成績下降等問題而受到學校和家長的質疑時,班主任工作更為艱巨,導致部分班主任采取強硬措施來對學生的叛逆行為進行打壓,這一舉動不僅導致學生與班主任關系不好,也會間接導致班主任壓力增大,出現心理問題。
2.教育方式滯后
在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下,很多班主任扮演著嚴厲的說教者角色,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甚至存在讓學生產生懼怕班主任的心理。部分班主任缺乏愛心和耐心,在開展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時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缺乏細微引導,導致學生無法從根源上認識到錯誤原因,只是出于畏懼心理才承認自身錯誤,難以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種粗暴的嚴厲教育理念會導致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感,并對班主任產生成見,在錯誤的泥潭中越陷
越深。
3.德育工作意識不足
中學德育工作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自覺、自律、自愛的前提條件,而且要求班主任和領導人員做好引導和表率,但目前很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對德育工作的意識不足,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思想和心理處于成長階段,對學生的性格分析不明確,導致班主任在決斷班級事務時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難以提高德育效果。
4.學生主動性低,缺乏團體意識和班級榮譽感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各種社會元素涌進校園,影響著校園文化,但其中很多不良因素對初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由于初中生尚未形成獨立人格,且自制力不足,容易受到暴力、拜金、享樂等腐朽思想的誘惑,導致學生出現厭學、冷漠、嫉妒等不良行為,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在班級中無法融入集體,缺乏班級榮譽感,加大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
二、改善當前初中班主任工作困境的對策
1.緩解班主任心理壓力
班主任需不斷強化心理素質,增強抗壓能力,以充沛的精力應對班級工作中的問題。班主任最主要的工作是起到表率作用,將正能量傳播給學生,讓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培養積極向上、嚴肅活潑的品格。當面臨工作問題時,班主任要沉著冷靜地應對,并采取積極措施來緩解自身壓力,例如在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組織活動,通過游泳、健身、跑步、打球來提高身體素質,在生活飲食習慣上也要保證均衡狀態,適時將負面情緒排解出去,這樣才能帶領整個班集體向前發展。
2.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要以充滿誠心和愛心的態度來對待學生,營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心,既要像“一團火”一樣給予學生滿腔熱情和溫暖,又要像“一池水”一樣以點點滴滴的小事滋潤學生心田,也要像“一盞燈”一樣為學習照亮前進的道路。班主任可在課余時間深入到學生群體中,逐步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在關心學生學業進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尊重和愛護學生,摒棄歧視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發現自己的優點,正視自己的缺點,從而調動其主動能動性,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在面對違紀現象時,班主任要以心平氣和的態度與學生談心,并給予善意的暗示和提醒。例如,針對某位缺乏良好學習習慣、片面追求吃喝玩樂的學生,班主任通過談話了解到是因為學生家長工作忙,疏于照顧,對自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才導致學生在校表現不佳,在之后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在生活上給予關心,從培養師生感情做起,結合身邊的小事進行感染,并及時觀察其行為和思想動向,此外,還可在班會活動、課余集體活動中主動邀請其參加,在班集體大氛圍影響下幫助問題學生改掉不良習慣,使其振奮精神,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提高學習積極性。
3.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班主任可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德育增強班級凝聚力:(1)抓住機會多給予表揚。在批評學生的缺點時,不妨先表揚其優點,這樣會讓學生在情感方面容易接受善意批評,從而意識到自己的主觀錯誤,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言“要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
(2)開展學生間互幫互助活動。針對班級里存在不良行為的學生,可開展一幫一和多幫一的活動,在班級里找一個行為和學習習慣與其差不多的同學進行比賽,請同學和班干部幫助其改正缺點,并給予監督,每星期評比一次,選出進步最明顯的學生給予獎勵。(3)與家長建立默契共識。班主任在平時工作中要與學生家長多交流探討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動態,從家長口中了解到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以便于日后與學生交流時把握其思想動態,此外,班主任還可針對學生學習習慣制定家庭活動情況表,讓家長對學習和娛樂活動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給予建議,班主任根據建議來引導學生查漏補缺,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4.做好集體主義教育,實現班級共同進步
班主任可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例如在“新班級、新形象”“如何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等主題班會上,班主任可向學生提問:“每位同學在學校都代表了各自的班級,而言行表現也都是班級素質的體現,那么大家覺得該如何共同創造文明班級?”學生在熱烈的討論后,總結出如下觀點:“要樹立文明班級形象,首先要從自身做起,從集體角度出發,自律自強,不能給班集體抹黑。”有的同學說:“全班同學應齊心協力,為創建良好的班級環境努力。”在解決了學生的思想問題后,班主任可在體育比賽、團隊活動、文藝晚會等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參與,并讓其他同學共同鼓勵加油,提高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將班級建設成充滿凝聚力的大家庭。
初中教育屬于義務基礎教育,與學生今后的綜合素質發展息息相關,班主任是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積極作用。目前初中班主任工作面臨著不少困境,需要班主任對班級工作進行改革創新,具體可通過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做好德育工作和集體主義教育等途徑開展工作,同時班主任也要具備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將班集體建設成大家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浩平.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學習,2015
[2]吳瓊.淺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2015
[3]薛鑫峰.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5.
[4]紀明影.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軟件,2016.
[5]周小姣.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面臨的困境與解決對策[J].速讀旬刊,201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