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天偉+安波


摘 要:基于學校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前提,結合目前專業課綜合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綜合實驗的考核方法。通過隨機分組、團隊角色合理設置、實驗的綜合性程度來進行綜合性實驗考核評分。改進后的方法能提升學生在綜合實驗中對課程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解決分組綜合實驗中部分學生坐“順風車”問題,增加了學生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生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 考核方法改革 隨機分組 團隊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4(c)-0203-04
Abstract:On the premise of the application type undergraduate, An improved method of computer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Through the random grouping, the role of the team to set up reasonable, comprehensive degree of the experiment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core. The improved method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curriculum knowledgein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solve some students free rideproblem, increas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improve students applying knowledge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training.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Improvement of examination method; Random grouping; Team work
地方本科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是教育在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必然選擇[1]。當前,國家建設和區域社會發展需要地方高校培養大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和不同規格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須從學術型或理論型向應用型人才培養轉變[2]。該校便順應這樣的歷史潮流,提出我校的“十三五規劃”建設目標是“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主要是知識應用型人才,強調按學科設置專業[3]。這種應用型人才,面向社會生產生活領域中的職業群和行業而不是崗位,所以,在對其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上,又具有轉化和應用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如對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的二次開發的能力等。具體到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并不過于強調技術的熟練程度以及崗位對應性的操作能力,而是強調其既具有寬厚的知識基礎又要有應用性專業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到寬厚的知識基礎、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能力的培養及校企合作、企業實踐實習中的工程應用能力培養[4]。而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能力的培養對其他兩個方面起到了良好的過渡銜接作用。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實驗就起到了對學生理論應用于實踐能力的鍛煉、解決問題的鍛煉及團隊合作能力的鍛煉作用,良好的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實驗能力為后續的校企合作實習、企業實踐實習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
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能力的培養目標確實很重要,而科學地對學生的學習結果考核尤為重要[5]。設立好的目標,需要有良好科學的考核系統來督促目標的完成。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應用性專業課程中綜合類實驗的考核中存在著如下問題:
(1)學生綜合實驗的綜合性不高。
(2)分組時存在學生“坐順風車、一能帶多閑”的情況。
(3)以組為單位提交實驗結果時無法合理區分組成員成績。
上述問題導致大部分同學在綜合實驗中不勞而獲分數,能力得不到鍛煉。考核是困難,同組成員提交材料一致,導致老師考核工作反復重復,增加無用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考核評價時缺乏公正,會打消同組中積極工作的學生的積極性,導致提交材料時互相依靠推諉責任。
1 解決方案
以計算機專業專業選修課《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為例闡述綜合性實驗的考核方案。
方案的原則:以組為單位的考核和以成員為單位的考核綜合使用,這樣既保證了組與組之間成績的公平合理,又保證了同組成員間成績的公平合理。以組為單位的考核標準包括5個方面合計100分。根據每組在5各方面的得分得到小組得分,然后根據小組成員角色的權重值算得小組各成員的分數,小組成員的分數小于或等于小組得分,具體考核標準如下。
1.1 規范綜合運用課程知識的考核標準
以《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內實驗為例,基礎實驗包括單片機并口實驗、單片機中斷實驗、單片機定時/計數器實驗、單片機串口實驗、顯示器實驗鍵盤實驗5部分內容。綜合性實驗內容要包括基礎實驗中至少兩部分內容。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分會根據綜合實驗中包括的內容多少而對應分數的高低。具體評分規則如表1所示。通過分數考核標準的建立來提高學生綜合實驗中綜合運用知識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綜合實驗中真正能將所學課程知識進行綜合運用。
1.2 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避免“坐順風車、一能帶多閑”情況
綜合實驗中需要多個同學協作完成,以往的綜合實驗中分組多采用學生自己自由組合,實際操作中存在著同一組中只有一個同學完成實驗內容,其他同學依賴這個同學,并未做實際的工作,這就存在著“一能帶多懶”的情況。這種情況同組成績給定時很難公正合理,影響真正做實驗的同學的積極性。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綜合實驗中采用了分組軟件隨機分組。分組原則是隨機,每組3人,分工協作。每組的3位同學分別負責整體程序設計、負責電路圖設計模擬硬件連接與測試、資料查找和實驗報告書寫3個不同的角色。根據角色分配的合理情況進行評分,具體評分規則如表2所示。
1.3 程序功能實現情況
程序功能實現情況具體考核實驗內容中描述的預期功能的完成情況,根據完成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分。具體評分規則如表3所示。
1.4 硬件連接設置規范和實驗測試情況
硬件連接設置規范和實驗測試情況具體考核硬件連接設置規范和實驗測試的完成情況,根據完成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分。具體評分規則如表4所示。
1.5 資料查閱和報告撰寫情況
資料查閱和報告撰寫情況具體考核資料查閱和報告撰寫的完成情況,根據完成情況給予不同的評分。具體評分規則如表5所示。
根據以上5個方面評價出小組的最終得分。小組成員的得分由小組得分乘以成員權重獲得,這里負責“整體程序設計”成員權重為1,負責“電路圖設計模擬硬件連接與測試”的成員權重為0.95,負責“資料查找、實驗報告書寫”為0.9。其他計算機類綜合實驗中角色的權重可根據成員分工情況參考設置。
2 實施效果
本學期在《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綜合實驗中采用了該文描述的考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全部學生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分3人一組,現在以其中的一組為例展示運用該文描述的考核方法獲得的小組及成員得分情況如表6所示。
通過表6的結果可以看出小組得分完全按照評價標準考核保證了組與組之間的公平性,同時組內成員根據貢獻不同而權重不同得到的分數自然不同,這樣也保證了組員之間分數的公平性。
分別采用原來的考核方式和改進后的考核方式對計算機2014級的一個授課班級的47名同學的綜合實驗進行評分,改進考核方式前后成績分布對比圖如圖1所示。圖1中實線為原考核方式所得班級學生綜合實驗分數分布圖,虛線為采用本文所述的考核方法所得到的班級學生綜合實驗分數分布圖。從圖1中可以看出改進考核方法后學生成績分布沒有局部雷同,分布更合理。改變后的考核方法對實驗的綜合性和團隊協作分工的合理性都進行了客觀的評價打分,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和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能力都起到了積極的引導和提升作用。
3 結語
針對計算機類專業課中綜合性實驗的考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公平、合理、可行的改革方法,這種考核方式避免了綜合實驗分組中存在的“坐順風車、一能帶多閑”的情況,根據實驗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工協作,并根據不同的分工給予不同的分數權重,實現了組間、組內分數均公平合理,提高了學生綜合實驗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綜合實驗能力,鍛煉了團隊合作能力,同時減少了老師重復性工作的考核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煥陽,韓延倫.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建設[J].教育研究,2012(12):67-70.
[2] 徐克明.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11):7-10.
[3] 沈國強.地方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對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學院為個案[D].湖南:中南大學,2008.
[4] 周屹,邢傳軍.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考核方法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12):59-62.
[5] 周屹,曲天偉,邢傳軍.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改革模式探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