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摘要】學生對生活體驗得越深,描繪的生活就越精彩,體驗是描繪的前提,描繪是體驗的升華,只有兩者完美結(jié)合,作文才會文情并茂。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體驗式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如何進行小學生的體驗式作文教學呢?下面,就我的實踐經(jīng)驗談談幾點看法。
一、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生活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在生活中,有許多東西不自己親身去體會,是無法融入情感的。寫作文也如此,不是親身經(jīng)歷的事,寫出來的內(nèi)容都是蒼白無力、枯燥無味的。因此,要想讓學生的作文寫得好,老師平時要經(jīng)常帶學生一起進入生活的場景去認真觀察生活,親身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生活興趣,為寫作提供多方面的生活素材。比如在一次語文考試中,要求學生以“拔河比賽”為題寫一篇作文。由于學生們平時很少進行這方面的活動,所以寫出來的作文既簡短又平淡,一看就是瞎編的。在評講作文之前,我對孩子們說:“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準備進行一場拔河比賽,你們想不想?yún)⒓樱俊焙⒆觽儌€個都把小手舉得老高,表示都想?yún)⒓印4藭r,我便向孩子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既然你們個個都想?yún)⒓樱抢蠋煗M足你們的心愿吧!但老師要看看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誰觀察得最細心?”拔河比賽開始了,我先讓班里幾個大個子學生自己到體育保管室去把一根粗大的長繩拿到操場上,并叫他們把繩子拉直擺在操場的中間,然后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甲、乙兩個組,并把每組的學生又平均分成兩個隊站在繩子的兩側(cè),我就站在中間當裁判,我用粉筆在地上給他們畫上三八線和中線,還用一根紅布條系在繩子的中間,讓布條對準中線,看著孩子們迫不及待要比輸贏的高興勁兒,我便吹響了口哨,并給孩子們講我吹的每一次口哨代表什么意思,只見孩子們緊緊握住手中的繩子,各組的孩子身子都往后傾斜著,眼看孩子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后,我便再次吹響了口哨,只見雙方隊員拼命地往后拉,我在中間給雙方隊員吶喊助威。孩子們都使出了吃奶的勁,雙方隊員的力量不分上下,第一場比賽大約持續(xù)了一分鐘,最終甲組獲勝,只見甲組的孩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乙組的孩子灰心喪氣,你怪我,我怪你。然后我發(fā)話了:“請雙方隊員交換場地,準備進行下一場的比賽。”此時,孩子們的興趣又被激發(fā)了,他們迅速走到各自的場地,只見乙組信心百倍,甲組沾沾自喜,在我的指揮下,孩子又結(jié)束了第二場拔河比賽,這次乙組獲勝,雙方都感到無比高興,比賽打成了平局,此時,我便問孩子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比出勝負,該怎么辦?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再來一次,來個三戰(zhàn)兩勝定輸贏。”
我便尊重了孩子們的想法,并以抽簽的形式來重新選場地,又進行了第三次比賽,只見孩子們的手都被磨破了皮,但他們?yōu)榱吮窘M的榮譽,一點也沒放棄。最終乙組以三戰(zhàn)兩勝取得了勝利。拔河比賽結(jié)束了,從這次比賽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具有強烈的團結(jié)協(xié)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然后,我便叫孩子們回到教室以“拔河比賽”為題重新寫一篇作文,只見孩子們個個下筆如流,沒有哪個孩子說沒內(nèi)容可寫了。不過一會兒,一篇篇的體驗式作文展現(xiàn)在我眼前,我便讓學生們討論,通過這次拔河比賽的親身體驗,還適合哪些作文題目。只要一次體驗式作文寫好了,就等于寫好了十多篇作文。因此,教師要多帶學生參加活動,學生才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寫起作文來才有素材可寫。
二、讓學生積累好詞佳句——提升寫作水平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老師都會叫孩子們要寫出文章的真情實感,孩子們雖然每天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也不少,如果沒有積累較多的好詞佳句,寫出來的文章就顯得很平淡,體現(xiàn)不出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一篇好的體驗式作文是離不開文中的好詞佳句的。如我們班的一名平時不愛閱讀、不愛積累好詞佳句的孩子李麗在寫以“大掃除”為題的作文時,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今天下午放學后,小明、小花、小紅和我一起進行大掃除,小明負責擦黑板,小花負責掃地,小紅負責拖地,我負責倒垃圾,弄了大半天才把教室打掃干凈,只有掃干凈了,老師才能讓我們回家。”而另一個喜歡閱讀、喜歡積累好詞佳句的孩子張珍在寫以“大掃除”為題的作文時,她是這樣寫的:“轉(zhuǎn)眼間,又輪到我們組的值日了,下午放學后,小明、小花、小紅和我一起進行大掃除。我們四個人先進行了個初步的分工,小明負責上板凳、擦黑板、擺桌凳、倒垃圾,小花和小紅負責掃地和拖地,我負責擦桌子和窗戶。大家各負其責,大幫小補,干得多認真喲,不過一會兒工夫,整間教室窗明潔凈,桌凳擺放得整整齊齊,地面上一塵不染,仿佛被我們拖得像一面大鏡子一樣。雖然我們個個干得滿頭大汗,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感到美滋滋的。”對于“大掃除”這項活動,每個學生都是親身體驗過的,但從這兩名學生的語句來看,張珍就用上了一些好詞佳句,寫出來的文章就顯得有血、有肉、有靈氣些,讓讀者讀后感到有一種身臨其境、回味無窮的感覺,這樣的文章才能體現(xiàn)作者的寫作水平。
三、讓學生互評佳作——達到資源共享
當學生們寫完一篇體驗式作文后,老師要趁熱打鐵,讓學生之間互讀作文、互評作文,好的地方大家進行資源共享,不足之處共同修改,這才能達到共同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如我們班的王坤在讀他寫的“拔河比賽”一文時,其中寫到這句話:“老師叫我們把拔河的大繩子拉直放到操場中間,準備開始進行拔河比賽。”而張麗站起來對王坤的這句話進行了修改和補充:“老師叫我們把拔河的大繩子拉直放到操場中間,只見那根繩子猶如一條大蛇靜靜地躺在地上等待我們的比賽。”通過張麗的修改后,語言顯得更加形象、生動了。當王坤在讀到“當我們組拔河比賽拔嬴時,大家都非常高興”一句時,他的同桌李英感覺體會不到大家高興的程度,然后李英站起來為王坤的這句話作了點評,她覺得王坤的這句話這樣改要好些:“當我們組的同學猛地把拔河繩拉了過來時,只聽裁判員一聲哨響,我們大家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李英用“一蹦三尺高”更能讓讀者感受到大家當時的高興程度。因此,一篇好的作文是離不開反復修改的,如能夠得到別人的點評和修改,那就更加完美了。
總體而言,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激發(fā)情感和抒發(fā)生活體驗為基礎(chǔ),通過創(chuàng)設(shè)一定的寫作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融入感受生活、體驗自主創(chuàng)作,讓作文回歸生活,成為學生生命體驗的激情表達。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