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應該根據其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肢體協調程度進行教學內容的策劃實施。依照學生的興趣開展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抓住動作技能教學的特點,在興趣中巧妙地訓練學生的身體靈活程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素質教育背景;教學探討
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師要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發展狀況和身體素質來決定教學內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使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激發體育鍛煉的熱情,讓學生在興趣中成長,在玩中提高體育素質能力,進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
一、激發運動興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1.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對于一個班級的學生,其個性和身體素質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學策略和教學要求不能一概而論。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制定不同的體育教學標準,讓每位學生都能夠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習體育的熱情。比如在跑步測試的過程中,根據身體素質將學生分為3組,對于每一組的要求也不同,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將跑步的距離或時間要求高一些,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一組要求低一些,按照不同層次進行分類教學和測驗,使達標率大大提高,學生在成功中享受體育課的興趣。
2.滿足需要,激發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天性好動,所以對體育課非常喜歡和期待,但
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興趣較為廣泛,對于有趣的事物比較熱衷,單一的體育課程提不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體育熱情降低。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融入趣味性元素非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說,趣味性的小游戲,丟手絹、踢毽子比賽、蒙眼抓人等都能讓低年級的學生在歡笑聲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身體素質。
3.倡導競爭,激發興趣
爭強好勝心是學生提高能力的一種方法手段,因此通過有競爭力的鍛煉方式,能夠突破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在體育課堂上,讓學生分為4個隊伍,進行50米的短跑比賽,聽到哨聲的那一刻學生既緊張又激動,爭先恐后地向前奔跑,誰都不愿意成為最后一名。抓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提高了學生的比賽熱情和競爭意識,也達到了鍛煉身體的目的。
二、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1.情景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
在時代的發展中,采用不同的創新性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符合現代學生的興趣和認知,通過融入新媒體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情景教學法,能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意義。
現如今的新媒體技術越來越高端,可以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投影儀展開運動館室內教學,通過動畫視頻,展現動畫中的運動方式,提高學生參與情景模擬的興趣。比如說,在《熊出沒》這部動畫中,光頭強和熊大熊二展開羽毛球的對決,可以據此將學生分為兩組,進行羽毛球的趣味練習,這樣的多媒體情景教學法,能夠讓每位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提高學生的鍛煉欲望。
2.游戲教學法,提高學生興趣
游戲教學法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拿籃球舉例,將學生分為4組,然后各組開始進行傳球小游戲,不能讓球落地,不能踢球,只能用手進行傳球,分開一段距離站,輪流進行傳球,看哪個組傳到的人數最多,并且沒有落地,就給哪個組小紅花進行表彰。這樣的趣味游戲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運動興趣,而且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認真熱情都激發出來了,讓學生在玩耍中、歡笑中進行力量練習、肢體協調練習、平衡練習和精準度練習等,有效地提高了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3.競爭意識教學法,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適度教學。小學生在這個年紀大多爭強好勝,那么可以運用競爭比賽的教學模式,達到鍛煉體質的目的。通過分組短跑成績排名的方式刺激學生的競技心理,會激發學生的運動潛力,也能通過運動達到體育競技精神的培養,使學生在體育比賽中提高自身能力,增強身體素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為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提供好的身體素質。
總之,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要依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選擇適度的教學內容,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在體育課上的互動性,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把學生作為體育課程的中心,體育教師則擔任協助角色,激發學生的鍛煉熱情,提高體育課的生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興趣中成長,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文娟.淺談小學快樂體育教學的幾種方法[J].學周刊,2017(8).
[2]張延坤.試論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和策略[J].學周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