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玨琪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推進,很多學校也開始對新的教育思想進行實踐,其中對探究式課堂的實踐中依然存在著學生被動參與教學、形式化探究等現象,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經常受到忽視。主要對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進行了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問題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會使用到的一種方式,主要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所要講授的教學知識選擇出一些與其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這個探究的過程可以是小組之間合作完成也可以是個人獨立完成,學生在創設的問題情境中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小學數學的探究式教學課堂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模式都得到了鍛煉與加強。
一、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本文經過分析和對比,發現了一些存在于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本文的案例教學均取自于小學數學北京景山教材中。
1.探究問題不合理,學生無探究興趣
在關于“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征”的教學課堂中,其教學內容是:(1)教師和學生以游戲的方式寫出了一些分數;(2)學生對這些分數進行分類;(3)教師讓學生和同桌展開合作將所有的分數全部化成為小數(除不盡的保留兩位小數);(4)經過學生的合作和分析,發現了這些分數有的可以化成有限小數,而有的不能化成有限小數;(5)探究問題: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和什么有關?這個教學案例設計中,教師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合作分析中得到幾個結論:能夠化成有限小數的是否和真、假分數有關;是否和簡分數有關等。但是這個探究式課堂中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教師設計問題的難度比較大,過分高估了學生的能力,比較難的數學問題很難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想要得出正確的探究答案是比較困難的,其中有著很多的影響因素,學生很難得到全面的結論,很難探索出教師想要的答案,最后其探究的結果還是教師直接說了出來。
2.形式化的探究過程,探究在教師預設的框架內展開
在很多的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課堂中還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即使已經保持了探究課堂的完整性,學生最終也得到了預設問題的答案,但是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思考的部分并不多,其中一些關鍵的點是教師直接展示給學生,學生在探究中只是簡單的一些計算,研究過程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總的來說,學生的知識主建構的空間是有限的,一些形式化的探究過程并不能真正讓學生抓住知識的核心,在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很少,從中收獲的知識也很少。
二、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對策分析
1.強化教師探究式教學的能力
探究式教學課堂是否能夠取得有效的成果,其主要因素就是教師探究式教學的能力。首先,在構建小數數學探究式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斷強化自己的學科知識和教學能力;其次,小學學校也要重視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教師參與到一些探究式教學的培訓活動中,讓教師不斷地對探究式教學進行學習,進而增強教學能力;最后,小學學校還要多多舉辦一些教師探究式教學的公開課,讓各位數學教師都可以相互學習和交流,致力于提升探究式課堂教學的成效。
2.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否能夠取得成效其關鍵因素還在于學生,學生是不是愿意探究問題,在參與的過程中是否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而這些的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小學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創設出真實而有效的情境。而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明確情境中所要探究的問題;其次,找到最恰當的切入點;最后,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
3.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探究式教學課堂也將是未來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主要方向,教師必須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小學數學教師要多參與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培訓,在不斷學習和培訓中掌握有關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掌握理論知識并不是結束,最重要的是如何將探究式課堂教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其實,教師可以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不斷地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地總結經驗,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且不斷地改善。
綜上所述,將探究式教學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充分引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自主或者合作的參與學習,這樣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思維都得到了鍛煉,也提高了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利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4(3).
[2]鄭強.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J].科學大眾,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