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正福
摘 要:隨著我國對教育的高要求,小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多樣化,增添了美術、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來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小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上相比其他學科更感興趣一些,因為它能夠幫助學生釋放自己的天性,能夠讓他們在紙上大膽用色彩表達自己,這些優點都是教師在開設這門學科時希望看到的,但是事與愿違的是,這門學科并沒有發揮預想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教育讓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失去了興趣,美術的學習也越來越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這些問題如果再不注意,那么學習美術對小學生來說就不是一種樂趣而是一種負擔了,教師要在教學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學生能融入美術課堂中。主要講述如何讓小學美術生活化。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美術;不足;方法
現在的美術教師大部分都是室內教學,在課堂上讓學生賞析幾幅畫,或者是給學生一個特定的物體讓他們參照著畫,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剛開始學生可能會覺得很新奇,但是新奇并不是由于學生喜歡這種教學方式,而是因為他們看到色彩斑斕的美術課本感到新奇,看到從未接觸過的畫板感到新奇,和教師對他們的吸引沒有一點關系,但是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看到學生剛開始興致盎然就認為學生對這種很有興趣,一直沿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出現了現在的美術課堂的狀況,小學生越來越不愿意學習美術。教師必須認識到自身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錯誤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學習美術充滿壓力,必須著手開始改變,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最好的建議就是美術教學生活化。
一、不拘泥于課堂,走入生活環境
美術教師在教小學生時,都是把學生放在課堂中,讓他們學習,這種方法使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都被拘束住,可能教師會說那些有名的畫家的著作大都是在畫室完成的,那是因為他們已經見識過足夠多的山川河流、民族習俗,心中有另一片天地,因為見識太多,所以需要安靜的環境使自己沉淀和構思,但是小學生和他們不一樣,他們的閱歷有限,把他們關在教室中他們想破腦袋也不會有很好的創意,所以教師要帶領他們走出課堂,讓他們在校園中或者草坪上作畫,這些自然環境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他們可能一直沒有注意到這些景色有多美,如果美術教師能夠帶他們走出課堂,讓他們用美術的眼光看待周圍自己司空見慣的一切,那么他們就會發現這些景物的可愛之處,用畫筆勾勒時就會投入不一樣的情感,這有利于學生的美術學習,除此之外,學生平時都在教室中,有一節課是帶著他們到室外感受,他們的壓力會少很多,就會愛上美術學習。不拘泥于課堂,帶學生走入生活環境是教師將美術生活化的一個有效策略。
二、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學習美術
除了把學生帶出課堂之外,還有一種讓學生學習美術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學習美術,也就是讓學生學習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一般教師讓學生作畫都是讓學生觀察自己所帶來的雞蛋、花或者是一些雕塑,讓他們看著這些物體作畫,沒有讓他們憑借自己的想象畫一幅畫,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告訴他們回家觀察自己家人的特征,下節課畫出來,讓學生在自己的家中觀察自己周圍的人,再在課堂上把他們畫出來,這樣對學生的美術學習也有好處。我們都知道一幅名叫《父親》的油畫,這幅畫之所以能夠扣動我們的心弦主要原因就是它夠真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個角色,作者通過認真地觀察用細膩的筆觸畫出來讓我們感動,教師在小學生學習美術時如果能夠教給學生這一點,讓學生學會這些方法,那么他們的美術功底一定會很扎實,甚至有可能由于教師的教導走上專業美術的學習道路。讓學生從平常的生活中學習美術除了讓學生記住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之外培養學生學習美術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觀察,學生通過對平常生活中的事物的描繪能夠使自己的觀察能力得到鍛煉,對他們的美術學習來說是很有好處的。
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能夠讓學生對美術學習充滿興趣,能夠使他們的課堂更加多姿多彩,小學生本來就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一個群體,不正確的教學方式會使他們的美術學習止步于此,所以美術教師通過美術教學生活化能夠使學生對美術學習有不一樣的認識,使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通過畫筆表現出來,讓美術陪伴著他們成長。
參考文獻:
[1]盧佩貝,張珊珊.徜徉音樂海 沐浴生活風:淺談小學音樂課堂生活化[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6):38.
[2]張小秀,王作丕.打開生活之窗徜徉多彩課堂:談小學美術教學生活化[J].美術教育研究,2014(10):169.
[3]楊舒婷,劉朝中.讓學生在“兒童畫”的王國中徜徉: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的設想[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27):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