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卉
摘 要: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只注重教師對知識的傳授與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忽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其實是有悖英語學科設置的初衷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程標準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順應課程改革的方向,在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的學科應用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核心素養;內涵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國際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跨語言交流更加普遍,人們對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活動只是為了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服務,忽視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學生盲目地記誦語法,套用句式,以至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長期下去,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作出了新的規范,將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首要位置。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對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語言文化素養和實踐能力。我們要深入發掘初中英語學科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真正把英語學習當做自己的興趣,從而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正確的情感態度。英語學習過程不只是求知的過程,更是將知識內化為自己行為力量的過程。只有真正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英語學科問題,初中英語教學才能取得明顯的成效,學生的考試成績也自然能得到提高。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學識、技能以及情感態度等有利于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和方向,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行為能力,重視對學生個人修養和優秀情懷的培養,使學生成為獨立自主、勇于實踐創新的新時代青年,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只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缺少一定的課外延伸活動,致使學生只進行了淺顯層面的學習,不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英語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語言文化素質的提升,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科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健全品格,從而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開展,使立人德樹人的教育教學戰略目標得到真正的落實。
三、如何在英語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1.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在當今教育背景下,學校教育面臨一項又一項的改革,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離不開教師的教學設計與教育理念,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轉變教育觀念,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可取之處,不斷豐富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力,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有目的地展開英語教學,使教育教學內容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為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條件。
2.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要求教師從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向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轉變,提倡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師還要重視發展學生的合作意識,開展小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3.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英語學習重在實踐,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要重視對學生學科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必要的課堂講解外,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英語實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學習內容展開小組英語對話,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大膽表達,并給予及時地指導和糾正,讓學生在探索運用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正確的語法和句式。
語言是人類進行交流溝通的基本工具,英語學科除了具備基本的語言功能外,還有一定的人文特征。因此,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的同時,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具備良好的個人素質和語言文化素質,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科態度,在掌握英語學習技能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作為當代初中英語教師,我們要深入了解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以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己任。在日常英語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趙昱,郝培利,解冰.基于核心素養四維目標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以全國外國語學校系列教材七年級第二冊Unit4 Clothing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6(7).
[2]李學書,謝利民.中學英語文本雙層解讀模式探究:談德育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2).
[3]陳艷君,劉德軍.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本土英語教學理論建構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6(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