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澤紅+江媛華
摘 要: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古典詩詞不僅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更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通過開展詩詞鑒賞教學,讓學生認識和發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意義;策略
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學生學習興趣低、教師教學觀念落后等,嚴重阻礙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質量的提高。以下筆者將以自身的語文教學經驗,簡要分析初中生學習古典詩詞的意義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意義
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過開展基礎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質,而通過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可以有效實現這一點。首先,對初中生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既是對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更是一個發揚的過程。其次,我國古詩詞文化中,不少都包含著一定的教育意義,比如說對家鄉的熱愛、憂國憂民、孝順長輩等。最后,通過實施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能陶冶學生情操,有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因此,綜合來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鑒賞教學意義重大。
二、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詩詞鑒賞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豐富的文字、優美的圖片和生動的音頻等信息有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動態的視頻課件,從而將原來枯燥、抽象的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動態圖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優化了課堂教學。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恰當運用這一教學策略,以期實現古詩詞鑒賞教學的最優。
例如,在教學《木蘭詩》一課時,教師可以發現,這篇課文從內容上來講,可以說是記錄了一件事,那就是木蘭從在家織布到替父從軍再到戎馬歸來的過程,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根據本文故事的發展過程,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木蘭詩》的興趣。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完全可以擺脫教材,因為教材中的課文內容在視頻中均有體現,不僅如此,本課還是培養學生良好德育思想的“場地”,從替父從軍中我們可以讀出濃濃的孝道,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實踐中可以恰當利用多媒體,以期實現古詩詞教學的優化。
(二)在“讀”中有所體會,與詩人產生共鳴
語文朗讀是開展語文課堂教學的必要過程,通過朗讀教學,尤其是朗讀古典詩詞,學生可以盡情地遨游在詩詞賦予的韻律美和畫面美中。因為古詩詞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它與其他文學體裁如散文、記敘文等不同,具有獨特的節奏感和意境,而這些內容唯有通過朗讀方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使學生在精神層面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提高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教學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肝腸寸斷的悲涼心情,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開展朗讀教學。首先,讓學生跟著名家錄音學習,體會詩人給我們創造出的畫面感;其次,讓學生跟讀錄音,在實踐中深入體會;再次,在課堂上大聲朗讀,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將本首詩讀出感情、讀出韻味,并學習作者這種移情入境、情景交融的寫作風格。
(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在繪畫中深入詩詞意境
古詩詞不僅具有獨特的韻律美,更具有濃厚的意境,而這一濃厚的意境,除了可以通過閱讀體會外,還可以通過繪畫來表達。許多優秀的古詩詞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借景抒情,因此,詩人和詞人往往會在文前利用景物做好感情的鋪墊。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恰恰可以有效利用古詩詞的這一特點,通過開展繪畫教學,讓學生既可以學到古詩詞的精髓,又能鍛煉自身的動手繪畫能力,實為一舉兩得。因此,在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中,語文教師不妨嘗試利用繪畫教學。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古典詩詞鑒賞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揚我國優秀民族文化來說意義重大。因此,為了提高古詩詞鑒賞教學質量,語文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也可以充分發揮朗讀教學的重要作用,還可以通過開展繪畫教學,讓學生實現文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共同提高,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優化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深化初中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桂明.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淺析:論如何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1).
[2]楊勇.輕叩詩詞大門遨游詩詞海洋: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3).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