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富
摘 要:培養學生能力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目標之一,體育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并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個性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體育骨干學生給學校體育工作帶來勃勃生機與青春活力,他們是學校體育工作目標實現的有力保障和得力助手,是實現體育與健康教學效益最大化的催化劑,是體育教師的左膀右臂。只有實施體育骨干學生能力培養的策略,才能促進初中生體育能力的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與健康課的質量和效益。
關鍵詞:體育教師;初中學生;體育骨干;體育能力
由于體育與健康教學大部分是在室外進行,具有場地空間大、學生多、干擾源多、組織教學復雜問題,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只有把體育骨干培養好,在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提高體育骨干的實際應用能力,才能促進體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下面談一談體育骨干的培養策略。
一、精心選拔體育骨干
新生入校之后,教師在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中就要留心觀察,把體育素質好、責任心強、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生列為骨干培養對象,根據班級人數和構成情況,盡量做到男女比例相當,然后教師分別找學生談心,做思想工作,經本人同意后,宣布體育骨干
名單。
二、認真培訓體育骨干
1.課前培訓
確定好骨干后,集中利用體活課、自習課對他們進行培訓。首先過隊列關;第二過口令關;第三過廣播操關;第四過本學期所學教材關。
2.課中培養
準備部分:由小組長負責,按照教師要求進行熱身活動或游戲;各組組長負責本組徒手操練習,教師進行巡回指導,及時地提示與鼓勵。基本部分:教師講解、示范后組織學生練習,各組練習時由骨干負責保護、幫助、矯正、指導;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對體育骨干細心觀察、精心指導,教會方法。有時以個別小組為例進行班級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體育骨干引導和評價,使體育骨干學會如何觀察、指導、矯正與評價,從而提高班級體育骨干的實際能力。
3.課后培養
課后教師針對課堂上體育骨干存在的問題或不足及時采取措施:一是找骨干談心;二是給骨干鼓勵和信心;三是針對骨干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訓練;四是組織低年級體育骨干觀摩高年級體育課,看高年級骨干如何發揮作用;五是選少部分低年級骨干學生參加高年級體育觀摩或活動,親身感受高年級骨干的傳、幫、帶作用,從而提高低年級和高年級體育骨干的體育實際應用能力。
三、在實踐中培養和提高體育骨干
體育骨干的能力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得到提高,教師要為體育骨干學生的成長搭設平臺。
1.在體育課上培養與提高
(1)在教師布置場地器材時讓體育骨干參與并協助,明確組織與調動的路線及器材的使用方法。(2)每節課的準備部分別由體育骨干領做(提前布置與指導),如:慢跑、游戲、徒手操等,教師參與并巡回指導。(3)在基本部分教學時,教師在講解、示范和集體練習后,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分組練習由各組體育骨干負責。如,各小組組長將隊伍帶到指定練習場地,練習過程中進行保護與幫助、評價與矯正、改進與下處方等。(4)各小組進行目標檢測時由體育骨干負責本組檢測與匯報。(5)放松活動也要適當地安排體育骨干負責做放松活動。(6)課后安排體育骨干協助教師送回器材。
2.在體活課上培養與提高
體活課是體育課的延續和補充,為發揮體活課的功效,體育教師應精心設計和安排練習內容,由體育骨干負責組織練習與指導,體育教師要做到認真、細致地觀察,并對體育骨干和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與指導。
3.在大課間活動中培養與提高
為把大課間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生龍活虎,體育教師、班主任應充分發揮和調動體育骨干的組織能力、指導參與能力,使操場上各班你追我趕、氣勢活躍,體育教師及時對體育骨干進行指導與鼓勵,不斷提高體育骨干的實踐能力,使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能積極地參與、練習、互動、交流,讓大課間活動成為師生快樂的樂園。
4.在競賽活動中培養與提高
每學期學校都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各班體育骨干負責本班的報名,組織練習,組織參賽,通過體育教師地培訓和指導,使體育骨干明確競賽的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項,在競賽過程中體育教師針對體育骨干、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現場指導,提高他們應對問題的能力;體育教師安排部分體育骨干協助教師布置場地,提高體育骨干的場地設計、器材擺放、使用及器材保管等
能力。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在培養與提高體育骨干學生能力時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策略,采取相應的措施,不斷提高體育骨干學生的各種能力。實踐證明,只有扎實做好學校體育骨干學生能力的培養,才能更好地發展學生個性,才能有效地提高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才能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哲仁.走出學校體育改革的誤區[J].教學與管理,2011.
[2]王愛麗.體育教學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編輯 趙 紅